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3.1 债务杠杆 | 第17-18页 |
1.3.2 债务杠杆的宏观效应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1-23页 |
1.5.1 主要创新点 | 第21-22页 |
1.5.2 存在不足 | 第22-2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3-4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1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第23-24页 |
2.1.2 金融不稳定假说 | 第24-26页 |
2.1.3 信贷约束机制理论 | 第26-27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7-39页 |
2.2.1 债务杠杆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31页 |
2.2.2 债务杠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31-35页 |
2.2.3 债务杠杆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 | 第35-37页 |
2.2.4 去杠杆影响及政策措施研究 | 第37-39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39-40页 |
第3章 中国债务杠杆的演进过程与形成机制 | 第40-65页 |
3.1 中国债务杠杆的演进过程 | 第40-47页 |
3.1.1 中国债务杠杆整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40-41页 |
3.1.2 中国债务杠杆的部门结构分析 | 第41-45页 |
3.1.3 债务杠杆的国际比较 | 第45-47页 |
3.2 基于供需视角的债务杠杆形成与变化机制分析 | 第47-53页 |
3.2.1 货币政策调控对债务杠杆形成与变化的影响机制 | 第49-50页 |
3.2.2 金融发展对债务杠杆形成与变化的影响机制 | 第50-52页 |
3.2.3 宏观经济运行对债务杠杆形成与变化的影响机制 | 第52-53页 |
3.3 中国债务杠杆变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第53-63页 |
3.3.1 研究设计 | 第53-55页 |
3.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55-57页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债务杠杆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第65-85页 |
4.1 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第65-67页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第67-70页 |
4.2.1 模型设定与估计 | 第67-69页 |
4.2.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第69-70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0-79页 |
4.3.1 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70-72页 |
4.3.2 金融发展视角下的门槛效应分析 | 第72-75页 |
4.3.3 稳健性检验 | 第75-79页 |
4.4 对中国的进一步讨论 | 第79-83页 |
4.4.1 中国债务杠杆与经济增长关系探讨 | 第79-81页 |
4.4.2 金融发展视角下中国债务杠杆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第81-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债务杠杆的宏观金融稳定冲击效应分析 | 第85-108页 |
5.1 债务杠杆变化对宏观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逻辑 | 第85-87页 |
5.2 债务杠杆变化与金融稳定的动态关联性分析 | 第87-99页 |
5.2.1 TVP-SV-VAR模型设定与估计 | 第87-89页 |
5.2.2 中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 | 第89-92页 |
5.2.3 变量选取与模型估计 | 第92-94页 |
5.2.4 债务杠杆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动态影响分析 | 第94-99页 |
5.3 部门债务杠杆变化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 第99-106页 |
5.3.1 理论模型 | 第99-103页 |
5.3.2 各部门债务杠杆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冲击效果分析 | 第103-104页 |
5.3.3 债务杠杆调控的金融稳定效应模拟分析 | 第104-10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6章 债务杠杆调控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108-121页 |
6.1 美国债务杠杆调控的经验 | 第108-112页 |
6.1.1 金融部门高杠杆与美国次贷危机 | 第108-109页 |
6.1.2 美国债务杠杆调控的策略与效果 | 第109-111页 |
6.1.3 经验小结 | 第111-112页 |
6.2 欧洲债务杠杆调控的经验 | 第112-115页 |
6.2.1 政府部门高杠杆与欧债危机 | 第112页 |
6.2.2 欧洲债务杠杆调控的策略与效果 | 第112-114页 |
6.2.3 经验小结 | 第114-115页 |
6.3 日本债务杠杆调控的经验 | 第115-117页 |
6.3.1 居民部门高杠杆与日本房地产泡沫 | 第115-116页 |
6.3.2 日本债务杠杆调控的策略与效果 | 第116-117页 |
6.3.3 经验小结 | 第117页 |
6.4 韩国债务杠杆调控的经验 | 第117-121页 |
6.4.1 非金融企业部门高杠杆与韩国危机 | 第117-118页 |
6.4.2 韩国债务杠杆调控的策略与效果 | 第118-119页 |
6.4.3 经验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1-12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1-122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122-127页 |
7.2.1 加强债务杠杆风险预警,防范系统性风险 | 第122-123页 |
7.2.2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部门去杠杆 | 第123-124页 |
7.2.3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 第124-125页 |
7.2.4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提升债务杠杆宏观效益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4页 |
后记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