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概述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3 CFST柱与梁连接节点的常见形式 | 第15-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1.4.1 异形CFST柱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2 CFST柱-钢梁连接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4.3 CFST柱-RC梁连接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5 T形CFST柱-带楼板的RC梁连接节点的设计 | 第27-28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T形CFST柱-带楼板的RC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方法与材料 | 第30-45页 |
2.1 概述 | 第30页 |
2.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30-36页 |
2.2.1 端板螺栓连接(JD1类)节点试件设计 | 第31-34页 |
2.2.2 外加强环状钢筋连接(JD2类)节点试件设计 | 第34-36页 |
2.3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式 | 第36-39页 |
2.3.1 试验装置 | 第36-38页 |
2.3.2 加载方式 | 第38-39页 |
2.4 试验的测量内容与测点布置 | 第39-40页 |
2.5 试件的材料性能 | 第40-43页 |
2.5.1 钢材 | 第40-42页 |
2.5.2 钢筋 | 第42页 |
2.5.3 混凝土 | 第42-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T形CFST柱-带楼板的RC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98页 |
3.1 概述 | 第45页 |
3.2 试验过程与现象描述 | 第45-73页 |
3.2.1 JD1类节点试件 | 第45-60页 |
3.2.2 JD2类节点试件 | 第60-73页 |
3.3 静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3-79页 |
3.3.1 试件JD11J | 第73-76页 |
3.3.1.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73-75页 |
3.3.1.2 应变分析 | 第75-76页 |
3.3.2 试件JD21J | 第76-79页 |
3.3.2.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76-77页 |
3.3.2.2 应变分析 | 第77-79页 |
3.4 拟静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9-92页 |
3.4.1 JD1类节点试件 | 第79-86页 |
3.4.1.1 滞回曲线 | 第79-80页 |
3.4.1.2 骨架曲线 | 第80-82页 |
3.4.1.3 延性 | 第82页 |
3.4.1.4 能量耗散 | 第82-84页 |
3.4.1.5 强度退化 | 第84-85页 |
3.4.1.6 刚度退化 | 第85-86页 |
3.4.2 JD2类节点试件 | 第86-92页 |
3.4.2.1 滞回曲线 | 第86-88页 |
3.4.2.2 骨架曲线 | 第88-89页 |
3.4.2.3 延性 | 第89页 |
3.4.2.4 能量耗散 | 第89-90页 |
3.4.2.5 强度退化 | 第90-91页 |
3.4.2.6 刚度退化 | 第91-92页 |
3.5 拟静力试验参数分析 | 第92-97页 |
3.5.1 JD1类节点试件 | 第92-95页 |
3.5.1.1 牛腿长度 | 第93页 |
3.5.1.2 端板厚度 | 第93-94页 |
3.5.1.3 高强螺栓直径 | 第94-95页 |
3.5.2 JD2类节点试件 | 第95-97页 |
3.5.2.1 牛腿长度 | 第95-96页 |
3.5.2.2 环状钢筋直径 | 第96页 |
3.5.2.3 环状钢筋数量 | 第96-9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4章 T形CFST柱-带楼板的RC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数值模拟 | 第98-130页 |
4.1 概述 | 第98页 |
4.2 模型的建立 | 第98-106页 |
4.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98-104页 |
4.2.2 单元、网格和边界条件 | 第104-105页 |
4.2.3 连接和接触 | 第105-106页 |
4.3 模型的验证 | 第106-121页 |
4.3.1 静力试验 | 第106-112页 |
4.3.1.1 试件JD11J | 第106-109页 |
4.3.1.2 试件JD21J | 第109-112页 |
4.3.2 拟静力试验 | 第112-121页 |
4.3.2.1 JD1类节点试件 | 第112-116页 |
4.3.2.1 JD2类节点试件 | 第116-121页 |
4.4 数值模拟参数分析 | 第121-129页 |
4.4.1 JD1类节点试件 | 第121-124页 |
4.4.1.1 轴压比 | 第121-122页 |
4.4.1.2 梁配筋率 | 第122-123页 |
4.4.1.3 混凝土抗压强度 | 第123页 |
4.4.1.4 楼板 | 第123-124页 |
4.4.2 JD2类节点试件 | 第124-129页 |
4.4.2.1 轴压比 | 第124-125页 |
4.4.2.2 梁配筋率 | 第125-126页 |
4.3.2.3 混凝土抗压强度 | 第126-127页 |
4.4.2.4 楼板 | 第127页 |
4.4.2.5 环状加强钢筋 | 第127-12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5章 T形CFST柱-带楼板的RC梁节点受弯承载力与初始刚度 | 第130-140页 |
5.1 概述 | 第130页 |
5.2 T形CFST柱-带楼板的RC梁节点受弯承载力 | 第130-136页 |
5.2.1 JD1类节点试件 | 第130-134页 |
5.2.1.1 梁的受弯破坏 | 第131-132页 |
5.2.1.2 节点破坏 | 第132-134页 |
5.2.2 JD2类节点试件 | 第134-136页 |
5.2.2.1 梁的受弯破坏 | 第134页 |
5.2.2.2 节点破坏 | 第134-136页 |
5.3 T形CFST柱-带楼板的RC梁节点初始刚度 | 第136-139页 |
5.3.1 JD1类节点试件 | 第137-138页 |
5.3.2 JD2类节点试件 | 第138-13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4页 |
6.1 结论 | 第140-142页 |
6.2 展望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