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1.5.1 创新点 | 第15页 |
1.5.2 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2.1 税收政策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2.1.1 凯恩斯学派税收政策 | 第16页 |
2.1.2 货币学派税收政策 | 第16-17页 |
2.1.3 供给学派税收政策 | 第17-18页 |
2.2 税收政策与产业发展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2.2.1 罗斯托经济成长理论 | 第18页 |
2.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第18页 |
2.2.3 外部性理论 | 第18-19页 |
2.2.4 税式支出理论 | 第19-20页 |
2.3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 | 第20-23页 |
2.3.1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增长 | 第20页 |
2.3.2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 | 第20-21页 |
2.3.3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加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分析 | 第23-34页 |
3.1 高新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 第23-24页 |
3.2 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梳理 | 第24-27页 |
3.3 主要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 第27-30页 |
3.3.1 美国 | 第27-28页 |
3.3.2 英国 | 第28-29页 |
3.3.3 日本 | 第29-30页 |
3.4 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4.1 缺乏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体系 | 第31页 |
3.4.2 直接优惠政策多,间接优惠政策少 | 第31-32页 |
3.4.3 对高科技人才的激励有待加强 | 第32页 |
3.4.4 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足 | 第32-34页 |
第4章 税收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34-42页 |
4.1 研究思路及假设 | 第34-35页 |
4.2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35页 |
4.3 变量定义 | 第35-37页 |
4.4 模型设定 | 第37页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4.6 民营企业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2-47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2-47页 |
5.2.1 制定完善的税收政策体系 | 第42-43页 |
5.2.2 侧重间接优惠政策 | 第43页 |
5.2.3 注重人才激励政策 | 第43-44页 |
5.2.4 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税收支持力度 | 第44-45页 |
5.2.5 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力度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