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册商标罪客观要件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假冒注册商标罪之“商品”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同一种商品”的界定 | 第17-19页 |
一、“同一种商品”的内涵 | 第17页 |
二、“同一种商品”的分层认定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名称不同”的同一种商品 | 第19-27页 |
一、与“类似商品”的区分 | 第19-21页 |
二、“名称不同”商品的分类认定 | 第21-27页 |
第二章 假冒注册商标罪之“商标” | 第27-36页 |
第一节 “相同商标”的界定 | 第27页 |
第二节 “基本相同商标”的认定 | 第27-31页 |
一、客观要求:“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 第28-30页 |
二、主观要求:“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范围 | 第31-36页 |
一、刑法保护范围之争 | 第31-32页 |
二、商品商标以外的注册商标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假冒注册商标罪之“使用” | 第36-47页 |
第一节 “商标性”的使用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使用”的前提 | 第38-47页 |
一、“许可”的形式与实质 | 第38-41页 |
二、“未经许可”的双层含义 | 第41-43页 |
三、“未经许可使用”的分类认定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