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摄像技术的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2 移动机器人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移动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障碍物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本章小结第19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论文章节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基于3D深度测量技术的移动机器人模型及避障方案第22-33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移动机器人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2-26页
        2.2.1 传感器观测模型第22-24页
        2.2.2 移动机器人坐标系统模型第24-25页
        2.2.3 移动机器人运动模型第25-26页
    2.3 移动机器人避障理论研究第26-32页
        2.3.1 移动机器人避障技术第27-30页
        2.3.2 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案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深度摄像头的障碍物检测的新方法第33-57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深度摄像头处理技术第33-41页
        3.2.1 华硕Xtion PRO LIVE深度相机的标定第34-40页
        3.2.2 深度图像和RGB图像的配准第40-41页
    3.3 深度摄像头距离测量原理第41-42页
    3.4 深度摄像头像素点选择第42页
    3.5 图像预处理第42-49页
        3.5.1 滤波处理第42-44页
        3.5.2 双边滤波处理算法第44-45页
        3.5.3 改进双边滤波处理算法第45-46页
        3.5.4 双边滤波算法改进前后对比实验第46页
        3.5.5 Meanshift图像分割原理第46-48页
        3.5.6 Meanshift图像分割算法的实现第48-49页
    3.6 背景差分法第49-50页
    3.7 障碍物检测算法第50-52页
    3.8 障碍物检测方法实验验证第52-56页
    3.9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改进的分层遗传-蚁群的避障算法第57-70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基于移动机器人视觉的避障策略第57-58页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避障方法第58-61页
    4.4 基于蚁群算法的避障方法第61-62页
    4.5 分层遗传-蚁群算法的避障算法第62-65页
        4.5.1 分层遗传-蚁群算法的流程图第63-64页
        4.5.2 分层遗传-蚁群算法基本步骤第64-65页
    4.6 算法仿真与对比实验第65-69页
    4.7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70-82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实验平台介绍第70-75页
        5.2.1 Robot-BX硬件平台第70-72页
        5.2.2 Robot-BX软件系统第72-75页
    5.3 基于深度摄像头的障碍物检测实验验证第75-78页
        5.3.1 敏感区域外障碍物过滤实验第75-77页
        5.3.2 多个障碍物检测实验第77-78页
    5.4 基于深度摄像头的避障实验验证第78-81页
        5.4.1 一般情况下避障第78-80页
        5.4.2 紧急情况下避障第80-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6.1 总结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浒苔(Ulva prolifera)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Trio偶联膜转运机制调节神经元突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