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MD&A语调情感倾向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耦合性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13页
            (二) 现实意义第13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3-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3-14页
        二、研究路径第14-16页
        三、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34页
    第一节 盈余管理相关研究第17-26页
        一、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及其后果第18-20页
            (一) 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量第18页
            (二) 应计盈余管理与非效率投资第18-19页
            (三) 应计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第19-20页
        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及其后果第20-22页
            (一)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辨析第20-21页
            (二)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选择与运用第21-22页
        三、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研究第22-24页
            (一) IPO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第22-23页
            (二) 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第23-24页
            (三) 影响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其他因素第24页
        四、亏损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第二节 文本信息语调情感倾向及其信息含量研究第26-32页
        一、文本信息概念及其对象特征第26-27页
        二、文本信息的分析方法与度量方式第27-30页
            (一) 文本信息的抓取第28-29页
                1. 字典法第28页
                2. 机器学习法第28-29页
                3. “词袋”法第29页
            (二) 文本语调情感倾向的量化第29-30页
                1. 平均情绪法第29页
                2. 净值法第29页
                3. 计数法第29-30页
        三、语调情感倾向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第30-32页
            (一) 文本信息语调情感的决策有用性第30-31页
            (二) 文本信息语调情感的决策无用性第31-32页
    第三节 文献评述第32-34页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第34-42页
    第一节 理论基础第34-37页
        一、委托代理理论第34-35页
        二、信号传递理论第35页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5-36页
        四、行为财务理论第36-37页
    第二节 研究假设第37-42页
        一、盈余管理行为与MD&A语调情感倾向第37-40页
            (一)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MD&A语调情感倾向第38-39页
            (二)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MD&A语调情感倾向第39-40页
        二、亏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与MD&A语调情感倾向第40-42页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第42-48页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2页
    第二节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第42-48页
        一、被解释变量:MD&A语调情感倾向变量Tone第42-43页
        二、解释变量:盈余管理变量第43-44页
        三、控制变量第44-46页
        四、模型构建第46-48页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第48-71页
    第一节 描述性分析第48-54页
        一、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8-50页
        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三、组间均值检验第51-54页
    第二节 盈余管理行为与MD&A语调情感倾向多元回归分析第54-61页
        一、盈余管理行为与MD&A语调情感倾向的回归结果分析第54-59页
        二、亏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与MD&A语调情感倾向的回归结果分析第59-61页
    第三节 进一步分析: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向与MD&A语调情感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第61-65页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第65-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71-72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72-73页
    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汉得信息为例
下一篇:资产增长效应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来源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