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稻瘟病与稻瘟病菌 | 第12页 |
·稻瘟病菌的侵染循环 | 第12-13页 |
·稻瘟病菌的细胞自噬研究 | 第13-16页 |
·细胞自噬的类型 | 第14-15页 |
·细胞巨自噬的过程 | 第15页 |
·细胞自噬的形态学特征 | 第15页 |
·细胞自噬的作用 | 第15-16页 |
·细胞自噬过程对稻瘟病菌的影晌 | 第16页 |
·真菌中凋亡类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6-26页 |
·细胞凋亡的特点及检测 | 第17-18页 |
·细胞凋亡在真菌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诱导真菌凋亡的条件 | 第19-20页 |
·真菌凋亡网络与哺乳动物的区别 | 第20-21页 |
·真菌凋亡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21-25页 |
·MM11基因 | 第25-26页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26-42页 |
·菌株、质粒与培养条件 | 第26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6-29页 |
·CM培养基 | 第26-28页 |
·LB培养基 | 第28页 |
·抗生素的配制 | 第28页 |
·农杆菌诱导培养基AIM配方 | 第28-29页 |
·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第29-40页 |
·PCR反应 | 第29-30页 |
·酶切反应 | 第30页 |
·酶切片段的去磷酸化(CIP) | 第30页 |
·DNA的琼脂糖电泳 | 第30-31页 |
·DNA片段的凝胶回收 | 第31-32页 |
·连接反应 | 第3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32-33页 |
·大肠杆菌转化 | 第33-34页 |
·农杆菌的冻融法转化 | 第34页 |
·稻瘟病菌的T-DNA转化 | 第34-35页 |
·CTAB法提取质粒DNA | 第35-36页 |
·基因组DNA提取(Talbot et al.,1993) | 第36-37页 |
·Southern杂交 | 第37-40页 |
·突变子的表型分析 | 第40-42页 |
·生长速度与产孢量 | 第40页 |
·孢子萌发观察 | 第40页 |
·致病性测定 | 第40-42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42-59页 |
·载体构建 | 第42-50页 |
·MMI1基因的确定 | 第42-46页 |
·MMI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思路 | 第46页 |
·载体构建思路 | 第46-47页 |
·基因上游和下游片断的PCR扩增与克隆 | 第47-48页 |
·基因上下游片段与pBS-HPH1载体的连接和酶切 | 第48页 |
·MMI1基因的ATMT转化(Rho HS et al,2001) | 第48-49页 |
·转化子的PCR验证和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49-50页 |
·突变体△MMI1表型分析 | 第50-59页 |
·突变体形态观察和生长速度测定 | 第50-53页 |
·突变体△MMI1的产孢量下降 | 第53-54页 |
·△MMI1突变体对H_2O_2和苯菌灵的敏感性 | 第54-56页 |
·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率比较 | 第56页 |
·突变体致病性测定 | 第56-59页 |
四.讨论与总结 | 第59-61页 |
五.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