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9页 |
| ·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2 结构稳定理论综述 | 第23-36页 |
| ·稳定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 第23-25页 |
| ·稳定问题的计算方法 | 第25-36页 |
| ·静力平衡法 | 第26-31页 |
| ·能量法 | 第31-33页 |
| ·动力法 | 第33-34页 |
| ·有限元法 | 第34-36页 |
| 3 高墩弹性稳定解析计算 | 第36-59页 |
| ·单肢墩 | 第38-49页 |
| ·静力平衡法 | 第38-41页 |
| ·能量法 | 第41-45页 |
| ·动力法 | 第45-46页 |
| ·各种方法的比较 | 第46-48页 |
| ·简化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 ·双肢墩 | 第49-58页 |
| ·静力平衡法 | 第50页 |
| ·能量法 | 第50-57页 |
| ·简化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4 龙潭河特大桥高墩有限元建模 | 第59-72页 |
| ·龙潭河特大桥工程概况 | 第59-61页 |
| ·荷载 | 第61-63页 |
| ·ANSYS实体单元模型 | 第63-67页 |
| ·结构简化 | 第63-64页 |
| ·建模方法 | 第64-65页 |
| ·建模流程 | 第65-67页 |
| ·ANSYS梁单元模型 | 第67-68页 |
| ·VFEAP实体退化单元模型 | 第68-72页 |
| 5 龙潭河特大桥高墩第一类稳定分析 | 第72-86页 |
| ·方法校验 | 第72-75页 |
| ·单肢墩计算模型 | 第72-73页 |
| ·各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第73-75页 |
| ·龙潭河特大桥178m高墩第一类稳定分析 | 第75-86页 |
| ·施工阶段自体稳定性 | 第76-80页 |
| ·整个施工阶段失稳临界荷载 | 第80-83页 |
| ·悬臂施工阶段失稳临界荷载 | 第83-86页 |
| 6 龙潭河特大桥高墩第二类稳定分析 | 第86-108页 |
| ·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理论及程序 | 第86-90页 |
| ·基本概念 | 第86页 |
| ·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 第86-88页 |
| ·ANSYS和VFEAP程序非线性计算功能介绍 | 第88-90页 |
| ·分析对象及荷载组合 | 第90-93页 |
| ·几何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93-97页 |
| ·梁单元模型计算结果 | 第93-95页 |
| ·实体退化单元模型计算结果 | 第95-97页 |
| ·几何、材料非线性分析 | 第97-107页 |
| ·弹塑性材料模型 | 第97-100页 |
| ·梁单元模型计算结果 | 第100-105页 |
| ·实体退化单元模型计算结果 | 第105-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 ·解析计算的结论 | 第108页 |
| ·有限元计算的结论 | 第108-109页 |
| ·展望 | 第109-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 附录 EI=EI_0(1-bx)~a时弹性稳定静力平衡方程的求解 | 第114-117页 |
| 作者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