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中生界页岩气富集条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页岩气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2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质特征 | 第14-19页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4-15页 |
2.2 构造特征 | 第15-16页 |
2.3 地层特征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泥页岩沉积环境与分布 | 第19-29页 |
3.1 泥页岩沉积相类型 | 第19页 |
3.2 泥页岩沉积相展布 | 第19-21页 |
3.3 泥页岩横向分布特征 | 第21-25页 |
3.4 泥页岩纵向分布特征 | 第25-29页 |
第四章 富有机质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5页 |
4.1 有机质丰度 | 第29-30页 |
4.1.1 总有机碳含量TOC | 第29页 |
4.1.2 总有机碳平面分布特征 | 第29-30页 |
4.2 有机质类型 | 第30-32页 |
4.2.1 岩石热解参数分类 | 第30-31页 |
4.2.2 干酪根的显微组分特征 | 第31页 |
4.2.3 干酪根元素分析 | 第31-32页 |
4.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储层特征 | 第35-46页 |
5.1 物性特征 | 第35-37页 |
5.1.1 孔隙度、渗透率 | 第35-37页 |
5.2 矿物组成 | 第37-40页 |
5.3 孔隙类型 | 第40-42页 |
5.4 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 | 第42-46页 |
第六章 含气性分析 | 第46-56页 |
6.1 页岩气成因分析 | 第46-48页 |
6.2 页岩等温吸附特征 | 第48-49页 |
6.3 含气性分析 | 第49-56页 |
6.3.1 含气性显示 | 第49-51页 |
6.3.2 含气性评价 | 第51-56页 |
第七章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