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国内外的研究趋势 | 第11-24页 |
1.1 刻板印象的内容 | 第11-12页 |
1.2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 第12-16页 |
1.2.1 以热情—能力为基础的双维度假设 | 第13-14页 |
1.2.2 混合评价假设 | 第14-15页 |
1.2.3 群体偏好假设 | 第15页 |
1.2.4 社会结构和竞争性假设 | 第15-16页 |
1.3 儿童社会判断的特性 | 第16-18页 |
1.3.1 宽大性特点 | 第16-17页 |
1.3.2 预见性特点 | 第17页 |
1.3.3 联想性特点 | 第17-18页 |
1.4 儿童在社会判断中的内容效应 | 第18-20页 |
1.4.1 儿童在热情维度上的认知发展 | 第18-19页 |
1.4.2 儿童在能力维度上的认知发展 | 第19-20页 |
1.5 影响儿童社会判断中内容效应的因素 | 第20-24页 |
1.5.1 判断者因素 | 第21页 |
1.5.2 被判断者因素 | 第21-22页 |
1.5.3 效价因素 | 第22-24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4-27页 |
2.1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24-25页 |
2.2 本研究拟考察的问题 | 第25-27页 |
3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4 研究内容 | 第28-44页 |
4.1 预测儿童对目标群体印象的测量 | 第28-32页 |
4.1.1 预测目的 | 第28页 |
4.1.2 预测对象 | 第28页 |
4.1.3 施测材料 | 第28-29页 |
4.1.4 施测程序 | 第29页 |
4.1.5 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4.1.6 分讨论 | 第31-32页 |
4.2 研究一对成人和儿童热情和能力直接比较的研究 | 第32-36页 |
4.2.1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4.2.2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4.2.3 施测材料 | 第32页 |
4.2.4 研究程序 | 第32-33页 |
4.2.5 研究结果 | 第33-34页 |
4.2.6 分讨论 | 第34-36页 |
4.3 研究二对成人和儿童热情和能力的研究 | 第36-44页 |
4.3.1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4.3.2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4.3.3 研究材料 | 第36-37页 |
4.3.4 研究设计 | 第37页 |
4.3.5 研究程序 | 第37-38页 |
4.3.6 研究结果 | 第38-42页 |
4.3.7 分讨论 | 第42-44页 |
5 总讨论 | 第44-47页 |
6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