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世界各国河流治理论文--中国论文--各地方河流论文

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机制研究:缘起、框架与成效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9页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 选题由来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3-18页
        (一) 跨国流域第13-15页
        (二) 跨国流域治理第15-16页
        (三) 协调机制第16-18页
    三、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8页
        (二) 案例研究法第18页
        (三) 比较研究法第18-19页
第二章 跨国流域治理中的问题及其沿革第19-33页
    一、理论综述第19-26页
        (一) 有关流域治理的研究第19-20页
        (二) 有关跨国流域治理的研究第20-22页
        (三) 有关跨国流域治理与国家间关系的研究第22-26页
    二、水权问题与国家间政治第26-33页
        (一) 全球水治理与国家主权第26-29页
        (二) 水权问题的由来第29-30页
        (三) 水权问题的内涵与延展第30-33页
第三章 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框架第33-48页
    一、观念:国家互动中的无政府逻辑第33-38页
        (一) 无政府状态的基本逻辑与延伸第33-36页
        (二) 建构主义对无政府状态假设的重塑第36-37页
        (三) 跨国流域治理中的无政府逻辑第37-38页
    二、规则:跨国流域治理的协调依据第38-42页
        (一) 全球层面的国际水法第39-41页
        (二) 区域层面的国际水法第41-42页
        (三) 国际水法的基本原则第42页
    三、方法:跨国协调的具体制度安排第42-48页
        (一) 协调工具的类型第42-45页
        (二) 协调工具的内涵第45-48页
第四章 跨国流域治理协调机制的影响因素第48-53页
    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第48-49页
        (一) 利益诉求一致性的内涵第48页
        (二) 利益诉求一致性的影响逻辑第48-49页
    二、国家权力的对称性第49-50页
        (一) 国家权力对称性的内涵第49页
        (二) 国家权力对称性的影响逻辑第49-50页
    三、第三方介入的匹配度第50-53页
        (一) 第三方介入匹配度的内涵第50-51页
        (二) 第三方介入的匹配度的影响逻辑第51-53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第53-71页
    一、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框架下的跨国流域治理协调机制第53-58页
        (一) 案例背景第53-54页
        (二) 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框架下的协调机制第54-57页
        (三) 协调机制的成效分析第57-58页
    二、咸海问题中亚国家元首理事会框架下的跨国流域治理协调机制第58-62页
        (一) 案例背景第58-59页
        (二) 咸海问题中亚国家元首理事会框架下的协调机制第59-61页
        (三) 协调机制的成效分析第61-62页
    三、湄公河委员会框架下的跨国流域治理协调机制第62-69页
        (一) 案例背景第62-65页
        (二) 湄公河委员会框架下的协调机制第65-68页
        (三) 协调机制的成效分析第68-69页
    四、案例总结与比较第69-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第71-73页
    一、总结第71页
    二、启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技中心能源管理系统与能耗预测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带电检测技术的变电检修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