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运算器和控制器(CPU)论文

基于CAN的并行研究平台设计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并行处理简介第12-15页
    1.3 多处理器系统概述第15-17页
    1.4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7 论文的章节结构第19-20页
第2章 并行研究平台系统架构设计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现有并行多处理器系统结构分析第20-25页
        2.2.1 多处理器系统基本分类第20-23页
        2.2.2 多核处理器第23-24页
        2.2.3 流水线第24-25页
    2.3 并行多处理器系统结构设计第25-29页
        2.3.1 主控单元与通信协议分析第25-27页
        2.3.2 高效率动态并行计算理念第27-28页
        2.3.3 并行研究平台架构设计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并行研究平台硬件系统设计第30-44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处理器选型及芯片介绍第30-33页
        3.2.1 ARM主控处理器选型第30-32页
        3.2.2 STM32F103ZE电路原理图第32-33页
    3.3 系统的外围电路设计第33-37页
        3.3.1 显示模块第33-34页
        3.3.2 快速I/O端口第34-35页
        3.3.3 存储模块第35-36页
        3.3.4 外扩闪存模块第36页
        3.3.5 通信模块第36-37页
    3.4 电路板设计和布线第37-43页
        3.4.1 PCB板设计和布线过程第38-41页
        3.4.2 PCB层叠设计和焊接注意事项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并行控制语言设计第44-63页
    4.1 自动控制系统对并行计算的需求第44页
    4.2 现有并行语言的分析第44-51页
    4.3 动态并行设计思想第51页
    4.4 动态并行模型设计第51-56页
        4.4.1 并行技术分类第51-52页
        4.4.2 动态并行处理方式第52-53页
        4.4.3 动态并行模型设计第53-56页
    4.5 任务调度策略设计第56-59页
    4.6 动态并行指令系统设计第59-60页
    4.7 动态并行指令的实现第60-61页
    4.8 动态并行技术的应用第61-62页
    4.9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并行研究平台程序测试第63-85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开发环境和STM32固件库介绍第63-66页
    5.3 底层硬件功能代码测试第66-76页
        5.3.1 启动过程分析第66-67页
        5.3.2 按键和LED功能测试第67-69页
        5.3.3 显示模块测试第69-71页
        5.3.4 串口协议测试第71-73页
        5.3.5 多节点通信测试第73-76页
    5.4 动态同步并行的控制系统运算测试第76-80页
    5.5 动态异步并行的矩阵运算测试第80-84页
    5.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声信号的调制制式识别研究
下一篇:SIM卡芯片中FLASH存储器的物理设计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