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言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1-17页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21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2 建构性社会工作提升机构失能老人自尊感的适用性分析 | 第23-34页 |
2.1 失能老人自尊感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2.2 提升自尊感的重点 | 第24-25页 |
2.3 建构性社会工作提升失能老人自尊感的依据 | 第25-27页 |
2.4 建构性社会工作应用于失能老人小组中的优势及阻碍 | 第27-34页 |
3 建构性社会工作干预机构失能老人低自尊的探究 | 第34-44页 |
3.1 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3.2 第一阶段:建立合作,确立目标 | 第35-37页 |
3.3 第二阶段:分享叙事,寻找独特结果 | 第37-40页 |
3.4 第三阶段:重构故事,展望未来 | 第40-41页 |
3.5 小结 | 第41-44页 |
4 结果评估 | 第44-48页 |
4.1 组员评估 | 第44-45页 |
4.2 社工自评 | 第45-46页 |
4.3 其他工作人员评估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8-53页 |
5.1 结论 | 第48-50页 |
5.2 讨论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件1: 失能程度判断表 | 第59-60页 |
附件2: 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 | 第60-63页 |
附件3: 自尊感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附件4: 小组活动具体流程 | 第64-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