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相变材料的概述 | 第9-11页 |
1.2.1 相变材料的定义 | 第9页 |
1.2.2 相变材料的分类 | 第9-10页 |
1.2.3 脂肪酸类相变材料 | 第10-11页 |
1.3 载体基质的选取 | 第11-12页 |
1.3.1 蛭石 | 第11页 |
1.3.2 蛭石的改性方法 | 第11-12页 |
1.4 脂肪酸类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1 强化传热 | 第12-13页 |
1.4.2 包覆定型 | 第13页 |
1.5 脂肪酸类复合相变材料的应用 | 第13-15页 |
1.5.1 建筑领域 | 第13-14页 |
1.5.2 太阳能领域 | 第14页 |
1.5.3 纺织品领域 | 第14-15页 |
1.5.4 其它领域 | 第15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MA-SA/膨胀蛭石/石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 第16-26页 |
2.1 前言 | 第1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6-1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16-1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17-18页 |
2.2.4 性能表征 | 第18-1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19-25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9-20页 |
2.3.2 吸附性能分析 | 第20页 |
2.3.3 红外分析 | 第20-22页 |
2.3.4 形貌分析 | 第22-23页 |
2.3.5 导热性能分析 | 第23-24页 |
2.3.6 储热性能分析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CA-MA-SA/膨胀蛭石/插层碳复合相变材料 | 第26-38页 |
3.1 前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27-30页 |
3.2.4 性能表征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31页 |
3.3.2 形貌分析 | 第31-32页 |
3.3.3 红外分析 | 第32-33页 |
3.3.4 储热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3.3.5 热稳定性分析 | 第34-36页 |
3.3.6 导热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SA/膨胀蛭石/纳米TiO_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 第38-46页 |
4.1 前言 | 第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38-3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39页 |
4.2.4 性能表征 | 第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9-40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40-41页 |
4.3.3 红外分析 | 第41页 |
4.3.4 导热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4.3.5 储热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4.3.6 热稳定性分析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LA-MA-SA/膨胀蛭石/纳米Al_2O_3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 第46-58页 |
5.1 前言 | 第4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5.2.1 实验原料 | 第46-47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5.2.3 实验过程 | 第47-49页 |
5.2.4 性能表征 | 第4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9-50页 |
5.3.2 形貌分析 | 第50-52页 |
5.3.3 红外分析 | 第52-53页 |
5.3.4 导热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5.3.5 储热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5.3.6 稳定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