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1 地方本科院校 | 第19页 |
2.1.2 区域经济 | 第19页 |
2.1.3 服务面向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三螺旋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第三职能理论 | 第20页 |
2.2.3 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 第20-22页 |
3 宿迁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22-35页 |
3.1 宿迁学院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3.1.1 宿迁学院建校背景 | 第22-23页 |
3.1.2 学院发展状况 | 第23-26页 |
3.2 宿迁经济发展对宿迁学院发展的作用 | 第26-30页 |
3.2.1 宿迁经济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基础 | 第26-27页 |
3.2.2 宿迁经济发展影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布局 | 第27-28页 |
3.2.3 宿迁经济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机遇 | 第28-29页 |
3.2.4 宿迁经济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提供课题 | 第29-30页 |
3.3 宿迁学院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30-35页 |
3.3.1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 第30-32页 |
3.3.2 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 第32-33页 |
3.3.3 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 | 第33-34页 |
3.3.4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34-35页 |
4 宿迁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41页 |
4.1 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8页 |
4.1.1 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 | 第35-36页 |
4.1.2 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契合度低 | 第36-37页 |
4.1.3 特色应用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薄弱 | 第37页 |
4.1.4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滞后且运行效率低下 | 第37-38页 |
4.1.5 学院性质和隶属调整影响服务面向稳定性 | 第38页 |
4.2 宿迁学院服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4.2.1 应用技术型本科办学理定位尚未真正形成 | 第38-39页 |
4.2.2 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忽视地方经济服务面向 | 第39页 |
4.2.3 教师评价与晋升机制削弱科研服务面向热情 | 第39-40页 |
4.2.4 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投资不足影响办学发展 | 第40页 |
4.2.5 政府行政干预对服务面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 第40-41页 |
5 宿迁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优化 | 第41-45页 |
5.1 强化服务意识 | 第41页 |
5.2 找准服务面向 | 第41-42页 |
5.3 优化专业结构 | 第42-43页 |
5.3.1 根据区域产业升级需求及时调整专业 | 第42页 |
5.3.2 根据新工科建设需求升级工科专业 | 第42-43页 |
5.4 变革管理体制 | 第43-44页 |
5.4.1 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 第43页 |
5.4.2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 第43页 |
5.4.3 吸引、留住优秀专业人才 | 第43-44页 |
5.5 提高办学质量 | 第44-45页 |
5.5.1 完善教学运行机制 | 第44页 |
5.5.2 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