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并网逆变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1 并网逆变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2 并网电流调节器 | 第11-13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建模及常用控制策略 | 第14-49页 | 
|     2.1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14-19页 | 
|         2.1.1 并网逆变器构成 | 第14-15页 | 
|         2.1.2 坐标转换原理 | 第15-16页 | 
|         2.1.3 不同坐标系下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     2.2 LCL滤波器设计 | 第19-27页 | 
|         2.2.1 PWM控制下三相逆变桥输出电压谐波 | 第19-23页 | 
|         2.2.2 LCL滤波器参数选择 | 第23-27页 | 
|     2.3 LCL型并网逆变器无源阻尼控制策略 | 第27-35页 | 
|         2.3.1 LCL滤波器的谐振尖峰 | 第27-28页 | 
|         2.3.2 LCL滤波器常用无源阻尼方法 | 第28-32页 | 
|         2.3.3 无源阻尼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 | 第32-35页 | 
|     2.4 LCL型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 第35-43页 | 
|         2.4.1 常用有源阻尼方法 | 第35-38页 | 
|         2.4.2 基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分析 | 第38-43页 | 
|     2.5 LCL型三相并网逆变器的仿真模型 | 第43-48页 | 
|         2.5.1 电容并联电阻无源阻尼控制策略仿真 | 第44-46页 | 
|         2.5.2 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策略仿真 | 第46-4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研究 | 第49-78页 | 
|     3.1 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 | 第49-56页 | 
|         3.1.1 控制延时产生的机理 | 第49-51页 | 
|         3.1.2 数字控制系统的离散域表达式 | 第51-52页 | 
|         3.1.3 数字控制系统环路增益的右半平面极点 | 第52-56页 | 
|     3.2 控制延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 | 第56-59页 | 
|     3.3 基于电容电流估算的有源阻尼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 | 第59-70页 | 
|         3.3.1 电容电流估算方法 | 第59-60页 | 
|         3.3.2 电容电流估算存在的一拍延时 | 第60-61页 | 
|         3.3.3 电容电流估算有源阻尼系统的环路增益 | 第61-63页 | 
|         3.3.4 分数阶延时FIR滤波器设计 | 第63-65页 | 
|         3.3.5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分数时延FIR滤波器设计 | 第65-70页 | 
|     3.4 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仿真验证 | 第70-77页 | 
|         3.4.1 S函数概述及仿真模型搭建 | 第70-75页 | 
|         3.4.2 数字控制下并网逆变器仿真结果 | 第75-7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四章 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设计与实验 | 第78-94页 | 
|     4.1 硬件电路设计 | 第79-86页 | 
|         4.1.1 微控制器电路 | 第79页 | 
|         4.1.2 主功率电路 | 第79-80页 | 
|         4.1.3 采样电路 | 第80-83页 | 
|         4.1.4 驱动电路 | 第83-84页 | 
|         4.1.5 外围电路 | 第84-86页 | 
|     4.2 软件程序设计 | 第86-89页 | 
|         4.2.1 DSP主程序 | 第87-88页 | 
|         4.2.2 CLA运算控制程序 | 第88-89页 | 
|     4.3 实验结果验证与分析 | 第89-9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7页 | 
|     5.1 本文总结 | 第94-95页 | 
|     5.2 展望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