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 第9页 |
|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及运行参数 | 第9-10页 |
| ·污泥停留时间(SRT) | 第10页 |
| ·污泥停留时问对污泥特性的影响 | 第10-11页 |
| ·SRT对EPS含量的影响 | 第10-11页 |
| ·SRT对微生物存在形态的影响 | 第11页 |
| ·SRT对Zeta电位的影响 | 第11页 |
| ·SRT对MBR中污泥颗粒粒径的影响 | 第11页 |
| ·SRT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1-12页 |
| ·Zeta电位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2页 |
| ·SS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2页 |
| ·污泥疏水性(relatively hydrophobic,RH)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不排泥条件下MBR运行特性的研究 | 第15-23页 |
| ·前言 | 第15页 |
|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 ·装置与流程 | 第15-16页 |
| ·实验用水 | 第16页 |
| ·接种污泥 | 第16页 |
| ·运行条件 | 第16页 |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1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6-20页 |
| ·MBR出水水质的变化 | 第16-18页 |
| ·污泥浓度的变化情况 | 第18页 |
| ·上清液中EPS的变化情况 | 第18-19页 |
| ·污泥中EPS的变化情况 | 第19-20页 |
| ·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情况 | 第20页 |
| ·小结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SRT对MBR污泥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23-31页 |
| ·前言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装置与流程 | 第23页 |
| ·实验用水 | 第23页 |
| ·接种污泥 | 第23页 |
| ·运行条件 | 第23页 |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 ·SRT对污泥比基质降解速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SRT对EPS的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 第25-26页 |
| ·SRT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 ·SRT对污泥相对疏水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SRT对膜通量下降速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不同SRT条件下污泥特性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31-37页 |
| ·前言 | 第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 ·过滤料液的获取 | 第32页 |
| ·EPS对膜过滤行为的影响 | 第32页 |
| ·料液蛋白质/多糖的比值对膜过滤行为的影响 | 第32页 |
| ·污泥粒径对膜过滤行为的影响 | 第32页 |
|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 ·EPS对膜过滤行为的影响 | 第32-34页 |
| ·蛋白质/多糖比值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34页 |
| ·污泥粒径对膜过滤行为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投加絮凝剂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37-43页 |
| ·前言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 ·装置与运行条件 | 第37页 |
| ·实验用水 | 第37页 |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 ·絮凝剂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絮凝剂对EPS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絮凝剂对污泥粒径的影响 | 第40-42页 |
| ·絮凝剂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