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管汇方案设计与分析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有限单元法基础理论 | 第23-37页 |
2.1 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 第23-30页 |
2.1.1 单元的位移模式及插值函数 | 第24-25页 |
2.1.2 应变矩阵和单元应力 | 第25-28页 |
2.1.3 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 | 第28-29页 |
2.1.4 整体分析 | 第29-30页 |
2.2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 第30-32页 |
2.2.1 位移函数 | 第30页 |
2.2.2 单元应变和单元应力 | 第30-32页 |
2.2.3 单元刚度矩阵和节点荷载 | 第32页 |
2.3 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 第32-35页 |
2.3.1 位移模式 | 第32-33页 |
2.3.2 单元应变和单元应力 | 第33-34页 |
2.3.3 单元刚度矩阵和节点荷载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深海管汇系统总体方案 | 第37-45页 |
3.1 设计基础 | 第37-39页 |
3.1.1 油气田参数 | 第37-38页 |
3.1.2 环境参数 | 第38-39页 |
3.1.3 设计参数 | 第39页 |
3.2 设计要求 | 第39-40页 |
3.3 深海管汇方案 | 第40-44页 |
3.3.1 总体方案 | 第40-41页 |
3.3.2 关键构件 | 第41-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深海管汇系统关键构件设计 | 第45-75页 |
4.1 水下阀门 | 第45-57页 |
4.1.1 材料选择 | 第45页 |
4.1.2 水下阀门设计 | 第45-57页 |
4.2 生产管道 | 第57-63页 |
4.2.1 材料选择 | 第57页 |
4.2.2 生产管道设计 | 第57-63页 |
4.3 支撑框架 | 第63-71页 |
4.3.1 材料选择 | 第63页 |
4.3.2 支撑框架设计 | 第63-71页 |
4.4 基础结构 | 第71-74页 |
4.4.1 材料选择 | 第71页 |
4.4.2 基础结构设计 | 第71-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深海管汇系统有限元分析 | 第75-100页 |
5.1 水下阀门强度分析 | 第75-78页 |
5.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5-76页 |
5.1.2 载荷及边界条件 | 第76-77页 |
5.1.3 模型计算结果 | 第77-78页 |
5.2 生产管道强度分析 | 第78-83页 |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8-80页 |
5.2.2 管道应力分析 | 第80-82页 |
5.2.3 管道形变分析 | 第82-83页 |
5.3 支撑框架强度分析 | 第83-91页 |
5.3.1 吊耳分析 | 第83页 |
5.3.2 吊装工况分析 | 第83-86页 |
5.3.3 在位工况分析 | 第86-88页 |
5.3.4 ROV冲击工况分析 | 第88-91页 |
5.4 基础结构强度分析 | 第91-97页 |
5.4.1 土壤承载力分析 | 第91-95页 |
5.4.2 吸力桩贯入分析 | 第95-96页 |
5.4.3 吸力桩在位分析 | 第96-9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