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言 | 第8-11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商标法》中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的界定、目的与地位 | 第11-15页 |
2.1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的界定 | 第11-12页 |
2.1.1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的提出 | 第11-12页 |
2.1.2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的内涵 | 第12页 |
2.2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的目的与地位 | 第12-15页 |
2.2.1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以保护公平竞争为目的 | 第12-14页 |
2.2.2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应为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 第14-15页 |
第3章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实现的制度路径与应然的制度构造 | 第15-28页 |
3.1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实现的制度路径 | 第15-21页 |
3.1.1 缺乏显著性标志的拒绝注册 | 第15-19页 |
3.1.2 侵权抗辩制度 | 第19-21页 |
3.2 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应然的制度设计 | 第21-28页 |
3.2.1 不具有显著性标志拒绝注册制度的应然设计 | 第21-23页 |
3.2.2 侵权抗辩制度的应然设计 | 第23-28页 |
第4章 《商标法》中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制度体系的解释与检讨 | 第28-35页 |
4.1 显著性制度体系的解释与检讨 | 第28-30页 |
4.1.1 显著性制度的解释 | 第28页 |
4.1.2 显著性制度的检讨 | 第28-30页 |
4.2 《商标法》中侵权抗辩制度体系的解释与检讨 | 第30-35页 |
4.2.1 侵权抗辩制度体系的解释 | 第30-31页 |
4.2.2 侵权抗辩制度体系的检讨 | 第31-35页 |
第5章 《商标法》中自由使用必要性原则制度体系的改造与构造 | 第35-40页 |
5.1 显著性制度的改造 | 第35-37页 |
5.1.1 通用性标志调整为绝对拒绝注册事由 | 第35-37页 |
5.1.2 功能性标志扩展到所有类型的标志 | 第37页 |
5.2 侵权抗辩制度体系的改造与构造 | 第37-40页 |
5.2.1 商标先用权制度的改造 | 第37-38页 |
5.2.2 商标权用尽制度的构造 | 第38-39页 |
5.2.3 商标指示性使用制度的构造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