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多模式SAR成像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 机载SAR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基础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SAR成像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2.3 SAR的二维分辨率 | 第23-26页 |
2.3.1 距离向分辨率 | 第23页 |
2.3.2 方位向分辨率 | 第23-26页 |
2.4 SAR成像涉及的理论及关键技术 | 第26-34页 |
2.4.1 线性调频信号及脉冲压缩 | 第26-29页 |
2.4.2 合成孔径 | 第29页 |
2.4.3 Dechirp原理 | 第29-31页 |
2.4.4 距离徙动校正 | 第31-32页 |
2.4.5 Chirp Scaling原理 | 第32-33页 |
2.4.6 SAR回波公式在时频域的推导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一种实际场景的SAR回波数据模拟方法 | 第35-49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SAR回波模拟建模 | 第35-42页 |
3.2.1 条带SAR回波模拟建模 | 第35-40页 |
3.2.2 聚束SAR回波模拟建模 | 第40-42页 |
3.3 SAR点阵目标回波数据模拟步骤 | 第42-44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机载条带SAR斜视成像算法 | 第49-73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斜视SAR成像的特点 | 第49-51页 |
4.3 改进的RD成像算法 | 第51-57页 |
4.3.1 算法概述 | 第51-54页 |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4.4 改进的CS成像算法 | 第57-61页 |
4.4.1 算法概述 | 第57-59页 |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4.5 基于方位向NCS的大斜视SAR成像算法 | 第61-72页 |
4.5.1 算法概述 | 第62-70页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PFA的波前弯曲及对斜视数据的处理 | 第73-89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聚束SAR与条带SAR的比较 | 第73-74页 |
5.3 PFA中的几何畸变及校正方法 | 第74-85页 |
5.3.1 PFA算法概述 | 第74-80页 |
5.3.2 PFA中几何畸变校正方法 | 第80-82页 |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2-85页 |
5.4 捷变PRF的聚束SAR数据采集方法 | 第85-88页 |
5.4.1 原理概述 | 第85-86页 |
5.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6-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