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6-36页 |
第一章 真菌来源的新颖结构化合物 | 第6-36页 |
1.1 化学结构 | 第6-20页 |
1.1.1 聚酮类 | 第6-8页 |
1.1.2 萜类 | 第8-10页 |
1.1.3 杂萜类 | 第10-12页 |
1.1.4 二酮哌嗪及多肽类 | 第12-14页 |
1.1.5 生物碱类 | 第14-19页 |
1.1.6 甾体类 | 第19-20页 |
1.2 药理活性 | 第20-27页 |
1.2.1 细胞毒活性 | 第20-22页 |
1.2.2 抗炎活性 | 第22-24页 |
1.2.3 抗感染活性 | 第24-27页 |
1.2.4 中枢神经活性 | 第27页 |
1.2.5 抗纤维化活性 | 第27页 |
1.3 总结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6页 |
第二部分 娃儿藤内生真菌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 第36-107页 |
第一章 内生真菌D. pseudomangiferae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37-63页 |
2.1.1 前言 | 第37-38页 |
2.1.2 研究结果 | 第38-39页 |
2.1.3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9-52页 |
2.1.4 实验部分 | 第52-63页 |
第二章 内生真菌A.flavus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63-94页 |
2.2.1 前言 | 第63-64页 |
2.2.2 研究结果 | 第64-65页 |
2.2.3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65-85页 |
2.2.4 实验部分 | 第85-94页 |
第三章 活性筛选结果 | 第94-101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缩略语一览表 | 第107-108页 |
附图目录 | 第108-217页 |
文章发表情况 | 第217-218页 |
致谢 | 第218-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