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基于视觉测量方法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0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7-19页
    1.2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第21-24页
    1.4 机器视觉方法在土木工程的应用第24-28页
    1.5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第28-30页
第二章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理论第30-41页
    2.1 再生混凝土的材料性质第30-31页
    2.2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材料特点和设计方法第31-33页
    2.3 抗震设计第33-34页
    2.4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计算第34-37页
    2.5 有限元建模第37-39页
        2.5.1 建模选择第37-38页
        2.5.2 本构关系第38-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基于无标记点的视觉方法第41-56页
    3.1 视觉测量原理第41-43页
    3.2 单目视觉三维测量原理第43-48页
    3.3 双目视觉三维测量原理第48-52页
    3.4 多目视觉三维测量原理第52-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基于视觉方法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全场应变跟踪和三维重构第56-81页
    4.1 概述第56-58页
    4.2 基于视觉方法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变形的三维测量原理第58-72页
        4.2.1 基于单目视觉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变形的三维测量原理第58-65页
        4.2.2 基于双目视觉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变形的三维测量原理第65-72页
    4.3 视觉方法在钢管RAC抗震测量中的应用第72-79页
        4.3.1 试验测量方案第72-75页
        4.3.2 试验精度第75-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81-117页
    5.1 试验设计第81-87页
        5.1.1 实验模型第81-82页
        5.1.2 材料属性第82-84页
        5.1.3 试件参数第84-85页
        5.1.4 试验装置第85-87页
        5.1.5 加载制度第87页
    5.2 试验现象第87-89页
    5.3 应变第89-103页
        5.3.1 接触式测量方法获得的应变第89-95页
        5.3.2 视觉测量方法获得的应变第95-103页
    5.4 滞回曲线第103-107页
    5.5 骨架曲线第107-109页
    5.6 延性性能第109-111页
    5.7 强度和刚度退化第111-113页
    5.8 耗能能力第113-115页
    5.9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六章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第117-140页
    6.1 建模过程第117-122页
    6.2 模型验证和结果第122-130页
    6.3 简化的恢复力计算模型第130-138页
        6.3.1 建模方法第131-132页
        6.3.2 简化骨架曲线模型第132-135页
        6.3.3 恢复力模型第135-138页
    6.4 本章小结第138-140页
结论与展望第140-143页
    结论第140-141页
    展望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59-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RP约束再生混凝土内钢管空心组合圆柱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抚河流域明代宅第厅堂式结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