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歧视的立法规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公务员录用的立法缺失 | 第18-26页 |
·公务员录用的立法原则不全面 | 第18-20页 |
·平等录用原则表述不明确 | 第18-19页 |
·诚实信用原则缺失 | 第19-20页 |
·缺乏相关程序性原则 | 第20页 |
·禁止公务员录用歧视的实体规定存在瑕疵 | 第20-23页 |
·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存在冲突 | 第20-21页 |
·立法中规定的应予禁止的歧视类型不全面 | 第21-22页 |
·公务员录用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 第22-23页 |
·公务员录用的程序性规定不尽规范 | 第23-24页 |
·行政申诉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 | 第23-24页 |
·行政诉讼救济规定欠缺 | 第24页 |
·立法技术有待完善 | 第24-26页 |
·立法语言运用不规范 | 第24-25页 |
·现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缺乏可操作性 | 第25-26页 |
第3章 公务员录用立法缺失的成因 | 第26-32页 |
·社会历史根源 | 第26-28页 |
·平等意识淡薄 | 第26页 |
·职位供求比例失衡 | 第26-28页 |
·用人自主权的滥用 | 第28页 |
·政治根源 | 第28-30页 |
·政策导向不合理 | 第28-29页 |
·职位分类制度不科学 | 第29页 |
·地方保护主义的掣肘 | 第29-30页 |
·经济根源 | 第30-32页 |
·资源占有与分配不均衡 | 第30-31页 |
·用人单位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 第31-32页 |
第4章 公务员录用的立法完善 | 第32-43页 |
·完善公务员录用的相关立法原则 | 第32-35页 |
·明确公务员录用平等原则 | 第32-33页 |
·确立诚实信用原则 | 第33-34页 |
·确立程序参与原则 | 第34-35页 |
·完善公务员录用的实体规定 | 第35-38页 |
·维护公务员录用立法的统一性 | 第35-36页 |
·扩大应予禁止的歧视的范围 | 第36页 |
·确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录用标准 | 第36-38页 |
·规范公务员录用程序性规定 | 第38-40页 |
·合理分配行政申诉的举证责任 | 第38-39页 |
·拓宽公务员录用的救济途径 | 第39-40页 |
·规范公务员录用的立法技术 | 第40-43页 |
·规范立法语言 | 第40-41页 |
·强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可操作性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