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我国医联体内部分级诊疗的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一、绪论第12-25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20页
        1、研究背景第12-13页
        2、研究意义第13-14页
        3、国外有关分级诊疗及医联体模式的研究第14-17页
        4、国内有关分级诊疗及医联体模式的研究第17-20页
    (三) 现有文献述评第20-21页
        1、从研究视角的文献评述第20页
        2、从研究内容的文献评述第20页
        3、从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的文献评述第20-21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3页
        1、研究思路第21页
        2、研究方法第21-23页
    (五) 创新性与可行性第23-25页
        1、创新性第23页
        2、可行性分析第23-25页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5-29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7页
        1、医联体第25-26页
        2、分级诊疗第26页
        3、动力机制第26-27页
    (二) 理论基础第27-29页
        1、帕累托最优理论第27页
        2、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7-29页
三、我国医联体分级诊疗的现状及问题——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第29-40页
    (一) 资料来源及方法第29页
    (二) 文献计量结果第29-32页
        1、文献年代分布第29-30页
        2、文献机构与来源分布第30-32页
    (三) 国内以医联体为依托的分级诊疗实践现状第32-33页
        1、以医联体类别来划分第32-33页
        2、以医疗机构之间紧密程度划分第33页
    (四) 国内以医联体为依托进行分级诊疗面临的问题第33-40页
        1、政府及主管部门角度第34-36页
        2、医联体内部成员机构的角度第36-38页
        3、服务对象的角度第38-40页
四、我国医联体内部分级诊疗的动力机制分析第40-52页
    (一) 我国医联体内部分级诊疗动力机制的基本框架第40-41页
        1、我国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主要动力因素第40-41页
        2、我国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动力机制的基本框架第41页
    (二) 我国医联体分级诊疗的内在动力机制分析第41-44页
        1、我国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内在动力源的作用机制第41-43页
        2、我国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内在动力机制的逻辑定性分析第43-44页
    (三) 我国医联体内部分级诊疗的外在动力机制分析第44-47页
        1、我国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外在动力源的作用机制第44-46页
        2、我国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外在动力机制的逻辑定性分析第46-47页
    (四) 我国城市医联体分级诊疗内外动力的互动分析第47-52页
        1、医保—医联体—患者互动机制分析第47-49页
        2、政府—医联体—患者互动机制分析第49-50页
        3、患者—医联体—医保—政府互动机制分析第50-52页
五、促进我国医联体内分级诊疗的政策建议第52-62页
    (一) 政府角度第52-57页
        1、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第52-54页
        2、加强立法与监管机制第54-55页
        3、引导医院“去行政化”与医生“变自由人”第55-57页
    (二) 医联体角度第57-60页
        1、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责与分工第57页
        2、建立系统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第57-58页
        3、完善系统内双向转诊标准和制度第58-59页
        4、加强医联体内信息化平台建设第59-60页
    (三) 医保部门角度第60-62页
        1、规范基金使用与强化医疗服务监管相结合第60页
        2、创新医保支付方式第60-62页
六、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种与限饲对鸡生产性能和葡萄糖代谢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川渝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