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营养特性及高效施肥模式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4页
    1.1 小麦玉米轮作营养一体化研究第8-9页
    1.2 轮作体系对土壤的影响第9-10页
        1.2.1 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第9页
        1.2.2 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9-10页
        1.2.3 轮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0页
    1.3 轮作对小麦玉米的影响第10-12页
        1.3.1 轮作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第10页
        1.3.2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研究第10-11页
        1.3.3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磷素研究第11页
        1.3.4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钾素研究第11-12页
    1.4 轮作体系高产高效效应研究第12-14页
        1.4.1 高效施肥模式研究第12页
        1.4.2 平衡施肥模式研究第12页
        1.4.3 简化施肥模式研究第12-14页
2 引言第14-15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3.1 试验地概况第15页
    3.2 技术路线第15页
    3.3 试验设计第15-16页
    3.4 供试材料第16-17页
        3.4.1 试验品种与播种时间第16页
        3.4.2 试验肥料第16-17页
    3.5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7-18页
        3.5.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第17页
        3.5.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第17-18页
    3.6 指标计算第18页
    3.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第18-19页
4 结果分析第19-45页
    4.1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土壤养分供应及作物吸收规律第19-26页
        4.1.1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氮素营养特征第19-21页
        4.1.2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磷素营养特征第21-24页
        4.1.3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钾素营养特征第24-26页
    4.2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第26-38页
        4.2.1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第26-27页
        4.2.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成产因子的影响第27-28页
        4.2.3 不同处理对高产区冬小麦-夏玉米叶片SPAD的影响第28-29页
        4.2.4 不同处理对中产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叶片SPAD的影响第29-31页
        4.2.5 不同处理对小麦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4.2.6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2-35页
        4.2.7 不同处理对高产区冬小麦-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影响第35-36页
        4.2.8 不同处理对中产区冬小麦-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的影响第36-37页
        4.2.9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成熟期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第37-38页
    4.3 不同施肥模式对养分平衡及氮肥效率的影响第38-45页
        4.3.1 各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第38-39页
        4.3.2 各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第39页
        4.3.3 各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第39-40页
        4.3.4 不同施肥模式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第40-42页
        4.3.5 不同施肥模式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42页
        4.3.6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2-45页
5 讨论第45-47页
    5.1 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玉轮作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第45页
    5.2 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玉轮作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第45-46页
    5.3 长期麦玉轮作土壤养分周年变化状况与秸秆还田结合优化施肥值得进一步研究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8页
    6.1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年养分积累特性第47页
    6.2 专用肥模式提高了冬小麦-夏玉轮作周年产量第47页
    6.3 专用肥模式维持了氮素养分平衡及提高了氮肥效率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ABSTRACT第55-5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工作及成绩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细菌线虫促进小麦生长的磷素活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硅对小麦幼苗镉毒害的缓解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