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宣城市水东历史街区空间可达性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1.1 历史街区 | 第12页 |
1.1.2 空间可达性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 引言 | 第18-22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2.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2.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2.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4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3 空间句法概述 | 第22-28页 |
3.1 理论概述 | 第22页 |
3.2 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3.2.1 轴线法 | 第23-24页 |
3.2.2 凸空间法 | 第24-25页 |
3.2.3 VGA视域法 | 第25页 |
3.2.4 线段模型法 | 第25-26页 |
3.3 相关变量 | 第26-28页 |
4 宣城市水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可达性分析 | 第28-49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28-29页 |
4.2 道路空间可达性分析 | 第29-36页 |
4.2.1 整体路网 | 第29-32页 |
4.2.2 各级道路 | 第32-35页 |
4.2.4 小结 | 第35-36页 |
4.3 建筑空间可达性分析 | 第36-42页 |
4.3.1 按建筑风貌分类 | 第36-38页 |
4.3.2 按建筑功能分类 | 第38-40页 |
4.3.3 按建筑质量分类 | 第40-41页 |
4.3.4 小结 | 第41-42页 |
4.4 节点空间可达性分析 | 第42-49页 |
4.4.1 历史环境要素空间 | 第42-43页 |
4.4.2 道路交叉口空间 | 第43-46页 |
4.4.3 广场空间 | 第46-48页 |
4.4.5 小结 | 第48-49页 |
5 水东历史街区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 | 第49-56页 |
5.1 影响因素 | 第49-52页 |
5.1.1 内在因素 | 第49-50页 |
5.1.2 外在因素 | 第50-52页 |
5.2 优化建议 | 第52-56页 |
5.2.1 道路空间的整合 | 第52-54页 |
5.2.2 建筑空间的适配 | 第54页 |
5.2.3 节点空间的改善 | 第54-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5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A 现状及优化后轴线模型 | 第61-62页 |
附录B 轴线模型计算结果 | 第62-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