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9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9页 |
一、Lypla1的上游作用因子 | 第19-47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20-35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1.1.2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1.1.3 实验方法 | 第23-35页 |
1.2 结果 | 第35-44页 |
1.2.1 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中Lypla1及上游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 | 第35-38页 |
1.2.2 过表达或抑制表达mi R-138 对Lypla1表达影响 | 第38-42页 |
1.2.3 H19与mi R-138 直接靶定关系的确定 | 第42-44页 |
1.3 讨论 | 第44-46页 |
1.4 小结 | 第46-47页 |
二、Lypla1与下游作用因子H-Ras | 第47-63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47-52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48-52页 |
2.2 结果 | 第52-59页 |
2.2.1 过表达或抑制表达Lypla1 后检测对下游因子H - R a s表达及定位影响 | 第52-57页 |
2.2.2 抑制表达Lypla1后检测MAPK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MMP-9, VCAM-1,ICAM-1 表达变化 | 第57-58页 |
2.2.3 ox-LDL刺激HUVEC后通过Acyl-Biotin Exchange(ABE)法检测Ras棕榈化水平变化 | 第58-59页 |
2.3 讨论 | 第59-62页 |
2.3.1 蛋白棕榈酰修饰 | 第59-60页 |
2.3.2 棕榈酰蛋白硫酯酶 | 第60-61页 |
2.3.3 Ras与棕榈酰修饰 | 第61-62页 |
2.4 小结 | 第62-63页 |
三、Lypla1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63-85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63-70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63-65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65-70页 |
3.2 结果 | 第70-76页 |
3.2.1 抑制表达Lypl a1后对细胞ox - LDL的吞噬沉积能力和对单核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 第70-72页 |
3.2.2 LPC刺激HUVEC后对细胞培养液微囊泡中Lypla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MMP-9 表达的影响 | 第72-73页 |
3.2.3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中,H19,mi R-138 和Lypla1的表达变化 | 第73-76页 |
3.3 讨论 | 第76-79页 |
3.3.1 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77-78页 |
3.3.2 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第78-79页 |
3.4 小结 | 第79-80页 |
3.5 全文总结 | 第80-85页 |
全文结论 | 第85-8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98页 |
综述 Non-coding RNA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 第98-10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个人简历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