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油田结垢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结垢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阻垢技术及机理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2章 硫酸钙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17-26页 |
2.1 硫酸钙结垢机理 | 第17-18页 |
2.2 硫酸钙结垢预测模型 | 第18-20页 |
2.3 硫酸钙结垢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26页 |
2.3.1 温度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第20-21页 |
2.3.2 pH值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第21-22页 |
2.3.3 矿化度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第22-23页 |
2.3.4 阻垢剂对硫酸钙结垢影响 | 第23-26页 |
第3章 化学阻垢剂的合成及评价方法 | 第26-35页 |
3.1 化学阻垢剂合成 | 第26-32页 |
3.1.1 分子设计 | 第26-27页 |
3.1.2 合成原理 | 第27-28页 |
3.1.3 引发剂类型 | 第28-29页 |
3.1.4 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3.1.5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1-32页 |
3.1.6 合成方法与步骤 | 第32页 |
3.2 评价方法 | 第32-35页 |
3.2.1 水溶性评价 | 第32-33页 |
3.2.2 固含量评价 | 第33页 |
3.2.3 热稳定性评价 | 第33页 |
3.2.4 密度测定 | 第33-34页 |
3.2.5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3.2.6 阻垢性能评价 | 第34-35页 |
第4章 阻垢剂合成条件优化研究 | 第35-45页 |
4.1 单体配比的选择 | 第35-39页 |
4.1.1 羧酸基团单体筛选 | 第35-36页 |
4.1.2 酯基单体筛选 | 第36-37页 |
4.1.3 AMPS用量选择 | 第37-38页 |
4.1.4 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选择 | 第38-39页 |
4.2 引发剂加量的选择 | 第39-40页 |
4.3 合成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40-41页 |
4.4 合成反应时间选择 | 第41-42页 |
4.5 合成条件的正交实验设计 | 第42-44页 |
4.5.1 合成条件对阻垢效果的方差分析 | 第43-44页 |
4.5.2 合成条件对阻垢效果的极差分析 | 第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阻垢剂性能及效果评价研究 | 第45-57页 |
5.1 阻垢剂基本性能评价 | 第45-47页 |
5.1.1 阻垢剂水解性评价结果 | 第45页 |
5.1.2 阻垢剂固含量测定结果 | 第45-46页 |
5.1.3 阻垢剂热稳定性测定结果 | 第46页 |
5.1.4 阻垢剂密度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5.1.5 阻垢剂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47页 |
5.2 阻垢剂阻垢效果评价 | 第47-53页 |
5.2.1 浓度对阻垢效果评价 | 第47-48页 |
5.2.2 温度对阻垢效果影响 | 第48-49页 |
5.2.3 时间对阻垢效果影响 | 第49-50页 |
5.2.4 pH值对阻垢效果影响 | 第50-51页 |
5.2.5 矿化度对阻垢效果影响 | 第51-52页 |
5.2.6 压力对阻垢效果影响 | 第52-53页 |
5.3 影响阻垢效果的正交实验研究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阻垢剂对不同油田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第57-70页 |
6.1 阻垢剂对酒东油田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第57-61页 |
6.1.1 酒东油田现场水样离子分析 | 第57页 |
6.1.2 酒东油田结垢趋势理论预测 | 第57-58页 |
6.1.3 酒东油田结垢实验研究 | 第58-59页 |
6.1.4 阻垢剂阻垢效果实验研究 | 第59-61页 |
6.2 阻垢剂对胡尖山油田A8区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第61-65页 |
6.2.1 胡尖山油田A8区现场水样离子分析 | 第61页 |
6.2.2 胡尖山油田A8区地层结垢趋势理论预测 | 第61-62页 |
6.2.3 胡尖山油田A8区地层结垢实验研究 | 第62-63页 |
6.2.4 胡尖山油田A8区地层阻垢效果实验研究 | 第63-65页 |
6.3 阻垢剂对姬塬油田水阻垢效果评价研究 | 第65-69页 |
6.3.1 姬塬油田现场水样离子分析 | 第65页 |
6.3.2 姬塬油田结垢趋势理论预测 | 第65-66页 |
6.3.3 姬塬油田结垢实验研究 | 第66-67页 |
6.3.4 姬塬油田阻垢效果实验研究 | 第67-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