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健康状态评价及梯次利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动力电池发展状况第12-14页
    1.3 动力电池SOC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动力电池SOH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特性第18-27页
    2.1 锂离子电池分类第18-19页
    2.2 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原理第19-21页
    2.3 磷酸铁锂电池特性参数第21-26页
        2.3.1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容量第21-23页
        2.3.2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压第23-25页
        2.3.3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内阻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锂离子电池模型第27-36页
    3.1 电池电路模型概述第27-29页
    3.2 锂离子电池二阶戴维南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3.3 开路电压的获取第31-32页
    3.4 电池电路模型阻容参数辨识第32-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状态估计第36-48页
    4.1 锂离子动力电池荷电状态和内阻估计第36-39页
        4.1.1 离散化模型建立第36-37页
        4.1.2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电池荷电状态和内阻第37-39页
    4.2 内阻法估计锂离子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第39-40页
    4.3 实验验证与分析第40-47页
        4.3.1 间歇恒流放电工况第40-43页
        4.3.2 变电流工况第43-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第48-52页
    5.1 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概述第48-49页
    5.2 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方案第49-51页
    5.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论文主要成果第52页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
下一篇:66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