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各种武装力量(各军、兵种)论文--公安部队、武警部队论文

武警部队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政治攻势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19页
   ·选题依据第12-14页
     ·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威胁越来越突出第12-13页
     ·武警部队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政治攻势作用发挥不明显第13-14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及实践状况第15-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6-17页
     ·主要内容第16页
     ·创新点第16-17页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论证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可行性论证第17-18页
   ·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8-19页
     ·理论意义第18页
     ·应用价值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9-27页
   ·基本概念第19-23页
     ·群体性事件第19-20页
     ·政治攻势第20-22页
     ·武警部队的地位作用第22-23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7页
     ·“三战”及其整合效能理论第23-24页
     ·群体心理和行为理论第24-25页
     ·价值累加理论第25-26页
     ·群体性事件三大效应理论第26-27页
第三章 处置群体性事件政治攻势训练和实战现状分析第27-41页
   ·制定调查方案第27页
     ·调查目的第27页
     ·调查日期第27页
     ·样本选择第27页
     ·调查方式第27页
     ·调查方案第27页
     ·统计原则第27页
   ·调查表的设计第27-28页
   ·调查情况分析第28-34页
     ·开展和运用政治攻势的客观现状第28-30页
     ·对政治攻势的地位作用的分析第30-31页
     ·对影响政治攻势的主要元素的分析第31-33页
     ·对政治攻势方法手段的分析第33-34页
   ·政治攻势运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第34-37页
     ·政治攻势实践现状第34-35页
     ·开展政治攻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5-36页
     ·开展政治攻势面临的挑战第36-37页
   ·开展政治攻势训练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1页
     ·认识上有偏差第37-38页
     ·制度建设滞后第38-39页
     ·研究上不系统不深入第39-40页
     ·综合素质较低第40页
     ·装备器材简单第40-41页
第四章 武警部队政治攻势运用战例分析第41-52页
   ·处置河南中牟“10.28”群体性械斗事件第41-44页
     ·事发经过及原因第41-42页
     ·处置的基本过程第42-43页
     ·运用政治攻势评析第43-44页
   ·处置辽宁杨杖子地区“2.27”群体性治安事件第44-47页
     ·基本情况第44-45页
     ·处置的主要经过第45-46页
     ·运用政治攻势的经验和启示第46-47页
   ·处置汉源地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第47-52页
     ·事件基本情况第48页
     ·处置的主要经过第48-50页
     ·政治攻势运用的主要做法第50-52页
第五章 美军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的政治攻势策略分析第52-58页
   ·美阿战争背景第52页
   ·美军采取的政治攻势策略第52-56页
     ·多种手段并举,激励国民士气第52-53页
     ·舍弃眼前“利益”,谋求国际支持第53-54页
     ·四易出师之名,弱化宗教情感第54-55页
     ·实施重金赎买,争取各派势力第55-56页
     ·强化宣传力度,分化瓦解塔利班第56页
   ·美军政治攻势策略的借鉴意义第56-58页
第六章 处置群体性事件政治攻势对策和建议第58-81页
   ·加大政治攻势设施建设的力度第58-59页
     ·立足现有,发扬传统优势第58页
     ·横向联合,利用地方资源第58-59页
     ·挖掘潜力,发挥装备效能第59页
   ·构建组织指挥体系及政治攻势专业队伍建设第59-64页
     ·建立政治攻势领导指挥机构第59-60页
     ·建立政治攻势科研机构第60-61页
     ·建立政治攻势专业分队第61-64页
   ·构建政治攻势训练体系第64-67页
     ·科学设置内容,解决“训什么”的问题第64-66页
     ·突出训练重点,解决“怎么训”的问题第66页
     ·组织政治攻势训练,解决“训为战”的问题第66-67页
     ·搞好结合渗透,解决“规范训”的问题第67页
   ·研究解决好不同时节的政治攻势对策第67-69页
     ·事件处于萌芽时第67-68页
     ·事件初发时第68页
     ·闹事群体内讧时第68页
     ·事件策划者、组织者动摇时第68页
     ·事件恶化升级时第68-69页
   ·改良和创新政治攻势方法手段第69-73页
     ·政策攻心法第69页
     ·亲情感化法第69页
     ·声势震慑法第69-70页
     ·情绪转移法第70页
     ·说理辩论法第70页
     ·分类瓦解法第70页
     ·避实击虚法第70页
     ·轮番攻击法第70-71页
     ·“冷冻”处理法第71页
     ·重心突破法第71页
     ·先兵后礼法第71页
     ·信息迷盲法第71页
     ·典型影响法第71-72页
     ·利用矛盾法第72页
     ·事实曝光法第72页
     ·逐个说服法第72页
     ·高压强制法第72页
     ·协同合力法第72-73页
   ·构架政治攻势建设模型第73-77页
     ·政治攻势建设的模型设计第73-74页
     ·模型中各要素的基本内涵及实现对策第74-75页
     ·政治攻势建设的成果评价第75-77页
   ·模拟政治攻势系统流程第77-81页
     ·信息获取系统第77-78页
     ·情报分析系统第78页
     ·战术运用系统第78-80页
     ·评估反馈系统第80页
     ·调整策略系统第80-81页
结束语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5-86页
附录 武警部队结合任务开展政治攻势情况调查表第86-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警青年官兵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下一篇:野战油库油料调拨方案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