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困境与制度完善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概述第12-21页
    第一节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概念及其特点第12-14页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概念第12-13页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性质第13-14页
    第二节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4-18页
        一、无罪推定原则第14-16页
        二、权力制约原则第16-17页
        三、保障人权理念第17页
        四、检察客观义务第17-18页
    第三节 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立法背景第18-21页
        一、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的出台第18-19页
        二、《高检规则》第616-621条的细化第19-20页
        三、《办案规定》的进一步完善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1-28页
    第一节 启动方式的实施困境第21-22页
    第二节 审查主体的中立性不足第22-23页
    第三节 审查标准未达明确统一第23-24页
    第四节 审查模式的诉讼化不足第24-25页
    第五节 审查结果的约束力不足第25-26页
    第六节 制度救济的立法不足第26-28页
第三章 域外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比较研究第28-39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第28-31页
        一、德国羁押必要性设审查制度第28-29页
        二、法国羁押必要性设审查制度第29-30页
        三、日本羁押必要性设审查制度第30-31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第31-34页
        一、英国羁押必要性设审查制度第31-32页
        二、美国羁押必要性设审查制度第32-34页
    第三节 域外羁押司法审查制度的启示第34-39页
        一、羁押与逮捕的分离第34-35页
        二、羁押场所设置的中立性第35页
        三、充足的羁押理由第35-36页
        四、程序裁判的设计第36-37页
        五、救济途径的有效性第37-39页
第四章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完善第39-53页
    第一节 制度的修正第39-47页
        一、明确审查权力的准司法性第39-40页
        二、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责任第40-41页
        三、明确审查范围和裁量标准第41-43页
        四、构建公开对抗的听证审查模式第43-45页
        五、提高审查结果的实践性第45-46页
        六、实现制度救济的程序化第46-47页
    第二节 配套辅助机制的完善第47-53页
        一、完善羁押替代性措施第47-49页
        二、建立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机制第49页
        三、建立信息共享沟通机制第49-50页
        四、保障律师的程序性辩护参与第50-51页
        五、设置专门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场所第51-53页
第五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区乡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引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