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不同生产模式对设施菜田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2页
        1.2.2 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2-13页
        1.2.3 基于PLFA技术分析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第13-14页
        1.2.4 基于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第17-21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2.2 试验设计与温室管理第17-18页
        2.2.1 试验设计第17-18页
        2.2.2 温室管理第18页
    2.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第18-21页
        2.3.1 样品采集第18页
        2.3.2 样品前处理第18-21页
3 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1-29页
    3.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第21页
        3.1.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第21页
        3.1.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2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1-28页
        3.2.1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pH和含水率的变化第21-23页
        3.2.2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碳的变化第23-25页
        3.2.3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氮的变化第25-26页
        3.2.4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磷的变化第26-28页
    3.3 小结第28-29页
4 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9-35页
    4.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第29-30页
        4.1.1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第29-30页
        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4.2.1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第30-31页
        4.2.2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第31页
        4.2.3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第31-32页
    4.3 讨论第32-33页
    4.4 小结第33-35页
5 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第35-53页
    5.1 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5-37页
        5.1.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第35页
        5.1.2 结果与讨论第35-36页
        5.1.3 小结第36-37页
    5.2 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分析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37-43页
        5.2.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第37-38页
        5.2.2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5.2.3 小结第42-43页
    5.3 基于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产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3-53页
        5.3.1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第43-44页
        5.3.2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5.3.3 小结第50-53页
6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与微生物特性的关系第53-63页
    6.1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第53-54页
    6.2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的关系第54-57页
    6.3 不同生产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的关系第57-60页
    6.4 小结第60-6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3-69页
    7.1 结论第63-67页
        7.1.1 不同生产模式对设施菜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第63页
        7.1.2 不同生产模式对设施菜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63-64页
        7.1.3 不同生产模式对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第64-65页
        7.1.4 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第65-67页
    7.2 不足之处第67页
    7.3 研究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adoop的土壤侵蚀模型并行计算研究--以年产沙经验模型为例
下一篇:杂谷脑河流域土壤形成与侵蚀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