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

影响瑞雷面波工程勘察深度因素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面波勘探的发展历史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第13-14页
第2章 瑞雷面波勘探方法第14-25页
    2.1 瑞雷面波简介第14-21页
        2.1.1 物体的弹性参数第14-15页
        2.1.2 弹性波的波动方程第15-17页
        2.1.3 瑞雷面波的传播第17-19页
        2.1.4 瑞雷面波的能量衰减第19-20页
        2.1.5 瑞雷面波的频散第20-21页
    2.2 瑞雷面波勘探方法及技术第21-25页
        2.2.1 面波工程勘探原理第21-22页
        2.2.2 仪器设备第22-23页
        2.2.3 野外工作方法第23-25页
第3章 瑞雷面波勘探深度影响因素分析第25-30页
    3.1 影响瑞雷面波勘探深度的基本理论第25-27页
        3.1.1 探测深度公式第25-26页
        3.1.2 平均速度第26页
        3.1.3 震源频率第26页
        3.1.4 震源能量第26-27页
    3.2 观测系统建立的影响第27-28页
        3.2.1 偏移距第27页
        3.2.2 道间距第27页
        3.2.3 排列长度第27-28页
        3.2.4 检波器第28页
    3.3 测区概况的影响第28-29页
        3.3.1 覆盖层第28页
        3.3.2 基岩第28-29页
        3.3.3 能量衰减及地表耦合度第29页
    3.4 数据处理方法的影响第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瑞雷面波数值模拟及模型分析第30-43页
    4.1 弹性波动方程的建立第30-33页
        4.1.1 位移与应力的关系第30-31页
        4.1.2 位移与应变的关系第31页
        4.1.3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第31页
        4.1.4 各向同性介质应力弹性波动方程第31-32页
        4.1.5 初始条件的设定第32-33页
    4.2 二维波动方程有限差分基本原理第33-35页
        4.2.1 有限差分法简介第33页
        4.2.2 时间上的2M阶差分近似第33-34页
        4.2.3 空间上的2N阶差分近似第34页
        4.2.4 各向同性介质差分格式第34-35页
    4.3 正演分析第35-42页
        4.3.1 不同偏移距的正演分析第35-37页
        4.3.2 不同排列长度及道间距的正演分析第37-39页
        4.3.3 不同频带的正演分析第39-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影响瑞雷面波勘探深度的数据处理步骤第43-53页
    5.1 瑞雷面波数据处理过程第43-45页
        5.1.1 数据处理系统简介第43-44页
        5.1.2 数据处理主要过程第44-45页
    5.2 瑞雷面波层速度反演理论第45-47页
        5.2.1 常规反演方法第45-46页
        5.2.2 近似计算法第46页
        5.2.3 瑞雷波能量与介质特性第46-47页
    5.3 数据处理流程分析第47-51页
        5.3.1 时窗选择第47-48页
        5.3.2 频散曲线反演第48-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6章 瑞雷面波的黄土应用研究第53-63页
    6.1 应用研究的数据采集部分第53-58页
        6.1.1 数据采集地点地质概况第53-54页
        6.1.2 展开排列第54-55页
        6.1.3 不同偏移距第55-56页
        6.1.4 不同震源脉冲第56-57页
        6.1.5 不同锤击次数第57-58页
    6.2 应用研究的数据处理部分第58-61页
        6.2.1 预处理及频散点提取第58-60页
        6.2.2 频散曲线反演第60-61页
    6.3 应用结果第61-62页
    6.4 本章小节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孔隙储层的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函数的航空瞬变电磁去噪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