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西拗陷中段海相油气输导系统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论文选题来源及意义第11页
        1.1.1 论文选题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17页
        1.2.1 国内外学者对输导系统的研究第11-14页
        1.2.2 雷口坡组气源来源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研究区勘探开发简况第16-17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4 研究思路及其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 主要工作量第19页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第19-21页
第2章 川西拗陷中段地质概况第21-26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21-22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21页
        2.1.2 研究区构造位置第21-22页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第22-23页
    2.3 区域地层特征第23-24页
    2.4 川西拗陷中段构造特征第24-26页
第3章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第26-38页
    3.1 地震勘探原理第26-27页
    3.2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第27-38页
        3.2.1 二维地震数据解释第27-35页
        3.2.2 三维地震数据精细解释第35-38页
第4章 川西拗陷输导系统特征第38-71页
    4.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第38-53页
        4.1.1 灯影组顶不整合面第41-44页
        4.1.2 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第44-45页
        4.1.3 中二叠统顶不整合面第45-47页
        4.1.4 中三叠统顶不整合面第47-49页
        4.1.5 不整合面输导特征第49-53页
    4.2 断裂输导系统第53-68页
        4.2.1 断裂构造类型第53-58页
        4.2.2 断裂级别及规模第58-60页
        4.2.3 断裂输导系统在剖面上的特征第60-63页
        4.2.4 断裂构造分段性第63-67页
        4.2.5 断层平面组合形态第67-68页
    4.3 储层输导系统第68页
    4.4 输导要素组合模式及特征第68-71页
第5章 彭州构造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演化第71-78页
    5.1 油气地质条件第71-75页
        5.1.1 生油条件第71-73页
        5.1.2 储集条件第73页
        5.1.3 盖层条件第73-75页
    5.2 成藏演化第75-78页
结论第78-80页
致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东DMP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及储层预测研究
下一篇:饶阳凹陷沙河街组储层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