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中、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论文的层次结构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 | 第14-38页 |
| ·中压变频调速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14-16页 |
| ·负载的选择 | 第14页 |
| ·根据所选负载,所设计的变频调速系统规格型号如下 | 第14-15页 |
| ·变频调速系统的主回路拓扑结构 | 第15-16页 |
| ·变频调速系统主回路硬件设计 | 第16-24页 |
| ·整流二极管的选取 | 第17-18页 |
| ·预充电电路设计 | 第18页 |
| ·滤波电容组的设计 | 第18-19页 |
| ·制动单元的设计 | 第19-20页 |
| ·逆变单元的设计 | 第20-21页 |
| ·IGBT 缓冲电路的设计 | 第21-23页 |
| ·输出电抗器的设计 | 第23页 |
| ·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23-24页 |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 ·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25-27页 |
| ·防浪涌电压电路设计 | 第25页 |
| ·霍尔元件的保护电路设计 | 第25页 |
| ·IGBT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 ·过热保护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 ·过载保护 | 第27页 |
|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27-29页 |
| ·驱动芯片简介 | 第27-28页 |
|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28-29页 |
| ·辅助开关电源设计 | 第29-37页 |
| ·设计要求 | 第29-30页 |
| ·TOP249Y 芯片介绍 | 第30-31页 |
| ·原理图功能分析与设计过程 | 第31-34页 |
| ·高频变压器线径选择及制作图纸 | 第34-35页 |
| ·实验与结论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变频调速系统 | 第38-44页 |
| ·恒压频比变频调速系统 | 第38-40页 |
| ·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 第40-42页 |
| ·矢量控制的研究意义 | 第40-41页 |
|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路 | 第41-42页 |
| ·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 第42-43页 |
| ·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42-43页 |
|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思路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DSP2812 的变频调速系统软件设计 | 第44-57页 |
| ·异步电动机的等效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任意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45页 |
| ·电压空间矢量SVPWM 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45-52页 |
| ·电压矢量与磁链矢量的关系 | 第45-47页 |
| ·基本电压空间矢论 | 第47-50页 |
| ·磁链轨迹的控制 | 第50-51页 |
| ·t_1 、t_2 和t_0 的计算 | 第51-52页 |
| ·扇区号的确定 | 第52页 |
| ·电压空间矢量SVPWM 技术的DSP 实现方法 | 第52-54页 |
| ·基于DSP2812 的七段式电压空间矢量PWM 的产生 | 第54-55页 |
| ·磁链角的估计 | 第55-56页 |
| ·转速的估计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变频调速系统调试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