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浙江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机械化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现状与分析第10-12页
        1.3.2 全国和浙江省农业与农机发展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第13-15页
        1.4.1 论文结构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5-24页
    2.1 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宏观数据第15-17页
        2.1.1 数据来源第15页
        2.1.2 家庭农场发展概况第15-16页
        2.1.3 农民合作社发展第16-17页
    2.2 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微观数据第17-21页
        2.2.1 数据来源与问卷设计第17-18页
        2.2.2 经营规模第18页
        2.2.3 从业人员第18-19页
        2.2.4 教育与培训第19-20页
        2.2.5 资金来源第20-21页
    2.3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2.3.1 政策制约因素第21页
        2.3.2 从业人员素质因素第21页
        2.3.3 社会化服务水平因素第21-22页
        2.3.4 农业金融服务因素第22页
        2.3.5 其他问题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农业适度经营模式研究第24-28页
    3.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分析第24-25页
        3.1.1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要性第24页
        3.1.2 农机适度规模经营必要性第24-25页
    3.2 适度经营模式研究第25-27页
        3.2.1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第25页
        3.2.2 适度规模形成机制第25-26页
        3.2.3 不同地区的适度规模经营第26页
        3.2.4 不同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比较第26-27页
    3.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适度规模经营及机械化的计算模型构建第28-32页
    4.1 规模经济与适度规模经营理论第28-29页
        4.1.1 规模经济第28页
        4.1.2 影响适度规模经营的要素分析第28-29页
        4.1.3 机械化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撑作用第29页
    4.2 机械化生产模型构建第29-31页
        4.2.1 盈亏平衡分析法思想第29-30页
        4.2.2 进一步讨论第30-31页
    4.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5 经营主体分类及生产要素设定第32-39页
    5.1 经营主体分类第32-35页
        5.1.1 规模划分第32页
        5.1.2 技术模式第32-33页
        5.1.3 机具配备第33-35页
    5.2 生产参数设定第35-38页
        5.2.1 机械化水平第35页
        5.2.2 作业效率第35-36页
        5.2.3 单位机械化作业面积燃油消耗量第36页
        5.2.4 活劳动节约率第36-37页
        5.2.5 生产成本第37-38页
        5.2.6 土地产出率第38页
        5.2.7 水稻生产环节机具组合第38页
    5.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6 不同经营主体适度规模测算第39-45页
    6.1 总成本计算第39-40页
    6.2 收益临界点及盈亏平衡点计算第40-42页
    6.3 适度规模最终确定第42-44页
    6.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7.1 研究结论第45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A县精准扶贫研究
下一篇: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山林纠纷风险评估研究--以浙江省龙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