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南京北郊气溶胶数浓度分布与人体内粒子沉积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第10-11页
        1.2.2 天气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第11-12页
        1.2.3 气溶胶浓度影响因子的统计学方法研究第12-13页
        1.2.4 人体内粒子沉积特性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第16-28页
    2.1 观测站点介绍第16-17页
    2.2 观测仪器介绍第17-20页
        2.2.1 气溶胶粒径谱观测仪器第17-18页
        2.2.2 污染气体观测仪器第18-20页
        2.2.3 气象要素数据和AQI指数的获取第20页
    2.3 分析方法第20-23页
        2.3.1 气溶胶粒径谱分布的表示方法第20-21页
        2.3.2 后向轨迹模式第21页
        2.3.3 Pearson相关系数第21-22页
        2.3.4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第22-23页
    2.4 MPPD模式第23-28页
        2.4.1 气道中空气流动的计算原理第23-24页
        2.4.2 粒子沉积的计算原理第24-28页
第三章 南京北郊冬春季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的气溶胶数浓度分布特征第28-48页
    3.1 气象条件背景第28-30页
    3.2 冬春季气溶胶浓度谱分布特征第30-34页
    3.3 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的气溶胶数浓度分布特征第34-40页
        3.3.1 数浓度谱分布特征第35-38页
        3.3.2 各模态粒子数浓度日变化特征第38-40页
    3.4 天气形势演变及后向轨迹分析第40-47页
        3.4.1 天气形势演变分析第40-44页
        3.4.2 后向轨迹分析第44-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南京北郊冬春季气溶胶数浓度预报模型的建立与检验第48-61页
    4.1 预报因子的选取第48-52页
        4.1.1 预报因子的初选第48页
        4.1.2 使用相关系数筛选预报因子第48-52页
    4.2 不同模态粒子数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第52-59页
        4.2.1 总数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第53-54页
        4.2.2 核模态数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第54-56页
        4.2.3 爱根核模态数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第56-58页
        4.2.4 积聚模态数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第58-59页
    4.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南京北郊大气细粒子在人体呼吸系统沉积特性第61-71页
    5.1 MPPD模式的参数设定第61-62页
    5.2 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粒子沉积分数第62-63页
    5.3 人体呼吸系统内的粒子沉积数浓度分布特性第63-67页
        5.3.1 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的粒子沉积数浓度粒径分布第63-66页
        5.3.2 各模态粒子在人体不同部位的沉积数浓度分布第66-67页
    5.4 不同地区的人体内粒子沉积特性对比第67-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研究特色第72页
    6.3 展望第72-73页
课题资助第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北郊PM2.5化学组分及生物质燃烧影响分析
下一篇:拉曼-米气溶胶激光雷达的标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