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9-21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9-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二)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三、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7-19页 | 
| 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9-21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二)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 第一章 国家监察体制概述 | 第21-43页 | 
| 第一节 国家监察体制的内涵 | 第21-30页 | 
| 一、国家监察体制的概念及特征 | 第21-24页 | 
| 二、国家监察职权的范围 | 第24-26页 | 
| 三、国家监察职权的性质 | 第26-28页 | 
| 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二节 国家监察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30-37页 | 
| 一、中国封建社会监察体制发展 | 第30-34页 | 
| 二、中国近现代监察体制演变 | 第34-37页 | 
| 第三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及其评析 | 第37-43页 | 
| 一、北京市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 第38-39页 | 
| 二、山西省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 第39-40页 | 
| 三、浙江省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 第40-41页 | 
| 四、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评析 | 第41-43页 | 
| 第二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现实性和长效性 | 第43-52页 | 
| 第一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现实性 | 第43-47页 | 
| 一、我国现阶段的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 第43-45页 | 
| 二、制约权力滥用制度设计严重滞后 | 第45-46页 | 
| 三、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现实需要 | 第46-47页 | 
| 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 第47页 | 
| 第二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长效性 | 第47-52页 | 
| 一、监察体制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47-48页 | 
| 二、基层监督及自身监督不明确 | 第48-49页 | 
| 三、留置权运用程序规范不到位 | 第49-50页 | 
| 四、国家监督的监察保障不全面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美国、瑞典的监察体制及其借鉴 | 第52-58页 | 
| 第一节 “三权分立”美国的国家监察体制及其借鉴 | 第52-55页 | 
| 一、美国的权力监督制度 | 第52-53页 | 
| 二、美国的行政监督与法律监督制度 | 第53-54页 | 
| 三、美国监察体制的评析与借鉴 | 第54-55页 | 
| 第二节 “议会监察母国”瑞典的国家监察体制及其借鉴 | 第55-58页 | 
| 一、瑞典的权力监督制度 | 第55-56页 | 
| 二、瑞典的行政监督与法律监督制度 | 第56-57页 | 
| 三、瑞典监察体制的评析与借鉴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完善建议 | 第58-70页 | 
| 第一节 树立国家监察权的宪法权威 | 第58-60页 | 
| 一、全面落实宪法中有关国家监察委的职能规定 | 第58-59页 | 
| 二、进一步明晰国家监察委的“权责清单” | 第59-60页 | 
| 第二节 完善国家监察法律制度体系 | 第60-62页 | 
| 一、《国家监察法》仍需进一步完善 | 第60-61页 | 
| 二、制定国家监察配套法律法规 | 第61-62页 | 
| 第三节 厘清国家监察机关与其它机关的关系 | 第62-66页 | 
| 一、国家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 第62-63页 | 
| 二、国家监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 第63-64页 | 
| 三、国家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第64-65页 | 
| 四、国家监察机关与中共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关系 | 第65-66页 | 
| 第四节 健全国家监察委员会自身监督机制 | 第66-67页 | 
| 一、构建规范化内部监督 | 第66-67页 | 
| 二、改进监督方法和监督手段 | 第67页 | 
| 第五节 强化国家监察委员会外部监督机制 | 第67-70页 | 
| 一、主动接受各级党委的监督 | 第68页 | 
| 二、依法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 第68页 | 
| 三、依法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 | 第68-69页 | 
| 四、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 第69-70页 | 
| 结语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研究课题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