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1 乳酸菌第13页
    1.2 益生菌第13-16页
        1.2.1 益生菌的概念和发展第14页
        1.2.2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第14-15页
        1.2.3 益生菌的筛选原则第15-16页
    1.3 沙门氏菌及其危害第16-18页
        1.3.1 沙门氏菌简介第16-17页
        1.3.2 沙门氏菌的危害第17-18页
    1.4 立题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第19-38页
    2.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1.1 试验样品来源第19页
        2.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第19-20页
        2.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0页
    2.2 试验方法第20-24页
        2.2.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第20-21页
        2.2.2 乳酸菌的初步鉴定第21页
        2.2.3 乳酸菌16S rDNA序列的扩增及测序第21-22页
        2.2.4 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的建立第22页
        2.2.5 乳酸菌的葡萄糖产气实验第22-23页
        2.2.6 不同温度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第23页
        2.2.7 不同pH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第23页
        2.2.8 乳酸菌的耐盐性测定第23页
        2.2.9 乳酸菌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第23-24页
    2.3 试验结果第24-37页
        2.3.1 乳酸菌的形态特征第24-25页
        2.3.2 乳酸菌的革兰氏染色及初步鉴定第25-26页
        2.3.3 乳酸菌DNA的提取及16S rDNA序列的扩增第26-27页
        2.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27-30页
        2.3.5 乳酸菌的葡萄糖产气实验第30页
        2.3.6 不同温度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第30页
        2.3.7 不同pH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的测定第30-31页
        2.3.8 乳酸菌的耐盐性测定第31-32页
        2.3.9 乳酸菌的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第32-37页
    2.4 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具有益生潜能的乳酸菌的筛选第38-48页
    3.1 试验材料第38-39页
        3.1.1 菌株和细胞第38-39页
        3.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第39页
        3.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9页
    3.2 试验方法第39-41页
        3.2.1 乳酸菌耐受人工胃液的测定第39-40页
        3.2.2 乳酸菌耐受不同浓度胆盐的测定第40页
        3.2.3 乳酸菌对Caco-2细胞粘附能力的测定第40-41页
    3.3 试验结果第41-46页
        3.3.1 乳酸菌耐人工胃液的结果第41-44页
        3.3.2 乳酸菌耐受不同浓度胆盐的结果第44页
        3.3.3 乳酸菌对Caco-2细胞粘附能力的测定第44-46页
    3.4 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乳酸菌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第48-67页
    4.1 试验材料第49-50页
        4.1.1 菌株和细胞第49页
        4.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第49页
        4.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第49-50页
    4.2 试验方法第50-53页
        4.2.1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前体细胞的培养第50页
        4.2.2 乳酸菌菌悬液的准备第50-51页
        4.2.3 细胞因子的诱导第51页
        4.2.4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0的含量第51-52页
        4.2.5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2的含量第52页
        4.2.6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第52页
        4.2.7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的含量第52-53页
        4.2.8 乳酸菌抑菌能力检测第53页
        4.2.9 乳酸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第53页
        4.2.10 乳酸菌溶血性检测第53页
    4.3 试验结果第53-65页
        4.3.1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培养结果第54-55页
        4.3.2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0的含量第55-56页
        4.3.3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2的含量第56-57页
        4.3.4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第57-58页
        4.3.5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的含量第58-59页
        4.3.6 细胞上清中IL-10/IL-12的比较第59-60页
        4.3.7 乳酸菌抑菌能力检测第60页
        4.3.8 乳酸菌抗抗生素能力检测第60页
        4.3.9 乳酸菌溶血性检测第60-65页
    4.4 讨论第65-67页
第五章 乳酸菌体内拮抗鼠伤寒沙门氏菌效果的探究第67-84页
    5.1 试验材料第67-68页
        5.1.1 菌株和动物第67-68页
        5.1.2 试验用试剂及培养基第68页
        5.1.3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第68页
    5.2 试验方法第68-71页
        5.2.1 乳酸菌的培养和药物准备第68页
        5.2.2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培养及其生长曲线的绘制第68-69页
        5.2.3 沙门氏菌毒力测试第69页
        5.2.4 小鼠的分组及灌胃第69-70页
        5.2.5 小鼠肝脏、脾脏、小肠的采集和预处理第70页
        5.2.6 小鼠体重和存活率第70页
        5.2.7 小鼠肝和脾的重量及S.UK-1的定植第70-71页
        5.2.8 小肠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第71页
        5.2.9 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第71页
    5.3 试验结果第71-82页
        5.3.1 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曲线的绘制第71-72页
        5.3.2 沙门氏菌毒力测试结果第72页
        5.3.3 小鼠体重和存活率第72-76页
        5.3.4 小鼠肝和脾的重量第76-77页
        5.3.5 小鼠肝和脾中S.UK-1的定植第77-78页
        5.3.6 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第78-79页
        5.3.7 小肠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第79-82页
    5.4 讨论第82-84页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七“生打熟补”物质基础及补血作用研究
下一篇:X染色休遗传变异在精子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