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文章综述 | 第11-21页 |
1.1 稻飞虱的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1.1 稻飞虱的种类和为害 | 第11-12页 |
1.1.1.1 稻飞虱的种类 | 第11页 |
1.1.1.2 稻飞虱的为害 | 第11-12页 |
1.1.2 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 第12-14页 |
1.1.2.1 化学防治 | 第12-13页 |
1.1.2.2 生物防治 | 第13页 |
1.1.2.3 农业防治 | 第13-14页 |
1.1.3 水稻内源抗稻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1.3.1 水稻内源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 | 第14-17页 |
1.1.3.2 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的研究 | 第17页 |
1.1.3.3 水稻抗灰飞虱基因的研究 | 第17页 |
1.1.4 转基因抗稻飞虱水稻的研究 | 第17-18页 |
1.1.4.1 转植物凝集素基因水稻 | 第17-18页 |
1.1.4.2 RNAi技术在抗稻飞虱上的研究 | 第18页 |
1.2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发展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30页 |
2.2.1 外源基因序列密码子优化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22-23页 |
2.2.2 农杆菌介导的MH86和ZH11的遗传转化 | 第23页 |
2.2.3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23-24页 |
2.2.4 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 | 第24-25页 |
2.2.4.1 水稻叶片高质量DNA抽提 | 第24页 |
2.2.4.2 Southern blot | 第24-25页 |
2.2.5 外源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25-27页 |
2.2.5.1 水稻叶片总RNA抽提 | 第25-26页 |
2.2.5.2 水稻总RNA反转录 | 第26-27页 |
2.2.6 外源基因蛋白检测 | 第27-29页 |
2.2.6.1 水稻叶片叶片总蛋白提取 | 第27页 |
2.2.6.2 水稻叶片总蛋白浓度测定 | 第27-28页 |
2.2.6.3 Western blot | 第28-29页 |
2.2.7 转基因材料苗期褐飞虱、灰飞虱抗性鉴定 | 第29-30页 |
2.2.8 草甘膦处理试验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3.1 密码子优化与载体构建 | 第30-31页 |
3.2 T_0代转化植株的获得 | 第31-32页 |
3.3 Southern blot | 第32-34页 |
3.4 转ST1、ST2基因阳性转化材料的RT-PCR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5 Western blot | 第35-36页 |
3.6 转ST1、ST2基因材料T_1代褐飞虱、灰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 第36-38页 |
3.7 转ST1、ST2基因材料草甘膦抗性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4.1 多基因共转化应用 | 第39页 |
4.2 外源基因启动子的选择 | 第39-40页 |
4.3 稻飞虱抗性评价研究 | 第40页 |
4.4 抗褐飞虱、灰飞虱耐草甘转基因水稻的选择 | 第40-41页 |
4.5 Bt基因在抗稻飞虱水稻培育中的应用前景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附录 | 第50-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