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后期风俗画家申润福及其《蕙园传神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研究必要性及目的 | 第7-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三节 《蕙园传神帖》的基本情况 | 第11-13页 |
第四节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申润福其人及朝鲜后期风俗画 | 第15-33页 |
第一节 申润福的生平及家世 | 第15-19页 |
第二节 父亲申汉枰的地位和影响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图画署制度和画员生活 | 第21-24页 |
第四节 申润福时代庶民意识的变化 | 第24-26页 |
第五节 申润福时代的其他风俗画家 | 第26-30页 |
一、尹斗绪和赵荣祏 | 第27-29页 |
二、金弘道和金得臣 | 第29-30页 |
第六节 申润福的风俗画 | 第30-33页 |
第二章 《蕙园传神帖》的画法 | 第33-46页 |
第一节 人物姿态和线条特征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色彩特征 | 第36-40页 |
第三节 构图特征 | 第40-43页 |
第四节 背景的画法特征 | 第43-46页 |
第三章 《蕙园传神帖》的画题和图像研究 | 第46-68页 |
第一节 女性的日常生活 | 第47-52页 |
第二节 妓生和青楼风景 | 第52-55页 |
第三节 男人和女人的密会 | 第55-57页 |
第四节 两班的休闲和享乐文化 | 第57-64页 |
第五节 《蕙园传神帖》的双重意义 | 第64-68页 |
结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图版目录 | 第78-104页 |
专业能力展示 | 第104-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