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空气雾化喷嘴简介 | 第11-12页 |
1.3 空气雾化过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喷嘴的内部流动及外部碎裂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内混式空气雾化性能研究 | 第14-16页 |
1.3.3 雾化性能评价指标 | 第16-17页 |
1.4 喷雾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数字图像处理 | 第18-19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试验系统设计 | 第21-35页 |
2.1 透明喷嘴设计 | 第21-23页 |
2.2 喷射系统 | 第23-25页 |
2.3 喷嘴内部流动试验研究系统 | 第25-28页 |
2.3.1 喷嘴混合室内部流动试验研究系统 | 第26-27页 |
2.3.2 喷孔内液膜试验研究系统 | 第27-28页 |
2.4 外部碎裂试验研究系统 | 第28-30页 |
2.5 喷雾特性测量系统 | 第30-32页 |
2.6 试验工况点的确定 | 第32-34页 |
2.6.1 内混式空气雾化喷嘴临界点 | 第32-33页 |
2.6.2 确定试验工况点 | 第33-34页 |
2.7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喷嘴流量特性及混合室内部流动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49页 |
3.1 喷嘴流量特性分析 | 第35-41页 |
3.1.1 压力变化对GLR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3.1.2 GLR变化对液体流量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3.1.3 GLR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3.2 喷嘴混合室内部的流动形态 | 第41-48页 |
3.2.1 GLR对喷嘴混合室内部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41-45页 |
3.2.2 气压对喷嘴混合室内部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3 液压对喷嘴混合室内部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喷孔内液膜及外部碎裂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72页 |
4.1 拍得的液膜图像及初步处理 | 第49-51页 |
4.2 液膜图像的滤波处理 | 第51-53页 |
4.2.1 均值滤波去噪声 | 第51-52页 |
4.2.2 中值滤波去噪声 | 第52-53页 |
4.3 图像分割 | 第53-55页 |
4.3.1 迭代法求阈值 | 第54页 |
4.3.2 最大类间法求阈值 | 第54-55页 |
4.4 边缘检测 | 第55-59页 |
4.4.1 SOBEL算子提取液膜图像边缘 | 第56-57页 |
4.4.2 CANNY算子提取液膜图像边缘 | 第57-59页 |
4.4.3 移除内部像素点进行边缘检测 | 第59页 |
4.5 液膜厚度理论计算 | 第59-60页 |
4.6 液膜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4.6.1 GLR对液膜厚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4.6.2 气压和液压对液膜厚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4.6.3 出口直径对液膜厚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4.6.4 液膜厚度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对比及误差分析 | 第63-65页 |
4.7 雾化外部碎裂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71页 |
4.7.1 GLR对雾化外部碎裂形式的影响 | 第65-68页 |
4.7.2 气压对喷嘴外部雾化碎裂形式的影响 | 第68-70页 |
4.7.3 液压对喷嘴外部雾化碎裂形式的影响 | 第70-71页 |
4.8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内混式空气雾化效果研究 | 第72-94页 |
5.1 喷雾锥角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81页 |
5.1.1 喷雾锥角的定义 | 第72-74页 |
5.1.2 喷雾锥角图像处理 | 第74-75页 |
5.1.3 气液质量流量比GLR对喷雾锥角的影响 | 第75-77页 |
5.1.4 气压对喷雾锥角的影响 | 第77-78页 |
5.1.5 供液压力对喷雾锥角的影响 | 第78-79页 |
5.1.6 试验测喷雾锥角误差分析 | 第79-81页 |
5.2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D32 | 第81-85页 |
5.2.1 喷射条件对SMD的影响 | 第81-84页 |
5.2.2 出口直径对SMD的影响 | 第84-85页 |
5.3 雾化液滴的尺寸分布 | 第85-90页 |
5.3.1 GLR对液滴尺寸数目分布的影响 | 第85-87页 |
5.3.2 GLR对液滴的累积体积分布的影响 | 第87-90页 |
5.4 雾化液滴的特征直径D0.1 | 第90-93页 |
5.4.1 GLR对特征直径D0.1的影响 | 第91-92页 |
5.4.2 气压和液压对特征直径D0.1的影响 | 第92页 |
5.4.3 出口直径对特征直径D0.1的影响 | 第92-93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93-9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全文结论 | 第94-95页 |
工作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