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PLS3的图位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缩略词第8-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叶片衰老概述第12页
    1.2 叶片衰老的主要生理生化特征第12-15页
        1.2.1 活性氧累积第12-13页
        1.2.2 叶绿素降解第13-14页
        1.2.3 蛋白质、核酸、脂类含量下降第14-15页
        1.2.4 膜结构的改变第15页
    1.3 影响衰老的内因第15-20页
        1.3.1 脱落酸第15-16页
        1.3.2 乙烯第16-17页
        1.3.3 茉莉酸第17页
        1.3.4 水杨酸第17-18页
        1.3.5 细胞分裂素第18页
        1.3.6 赤霉素第18-19页
        1.3.7 生长素第19页
        1.3.8 库/源关系第19-20页
    1.4 影响衰老的外因第20-23页
        1.4.1 栽培管理第20页
        1.4.2 盐胁迫第20-21页
        1.4.3 水分胁迫第21页
        1.4.4 黑暗诱导衰老第21-22页
        1.4.5 温度逆境第22-23页
        1.4.6 矿质元素第23页
    1.5 衰老假说第23-25页
    1.6 本研究的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水稻叶片早衰基因OSPLS3的图位克隆及其功能研究第26-5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38页
        2.1.1 试验材料第27页
        2.1.2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第27页
        2.1.3 DNA提取第27-28页
        2.1.4 SSR标记分析第28页
        2.1.5 遗传分析及定位群体构建第28-29页
        2.1.6 候选基因分析及测序第29-30页
        2.1.7 互补载体构建第30页
        2.1.8 水稻遗传转化第30-31页
        2.1.9 转基因植株表型鉴定和分子检测第31页
        2.1.10 实时定量PCR分析第31-33页
        2.1.11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3-34页
        2.1.12 叶片透射电镜观察第34页
        2.1.1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测定第34-35页
        2.1.14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第35-36页
        2.1.15 组织化学染色第36页
        2.1.16 丙二醛含量测定第36-37页
        2.1.17 离子渗漏率测定第37页
        2.1.18 氯化钠、甘露醇、H_2O_2和6-BA的种子处理第37页
        2.1.19 H_2O_2和6-BA的离体叶片处理第37-3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8-52页
        2.2.1 ospls3的田间表型第38-39页
        2.2.2 OsPLS3遗传分析与图位克隆第39-42页
        2.2.3 OsPLS3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第42-43页
        2.2.4 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及叶片TEM分析第43-44页
        2.2.5 ROS累积及外源H_2O_2对ospls3的影响第44-47页
        2.2.6 叶片膜生理指标分析第47页
        2.2.7 氯化钠和甘露醇对ospls3的影响第47-49页
        2.2.8 外源6-BA对ospls3的影响第49-52页
    2.3 讨论第52-57页
        2.3.1 OsPLS3负调控水稻叶片衰老第52页
        2.3.2 ROS在ospls3叶片早衰中发挥重要作用第52-53页
        2.3.3 6-BA和乙烯参与调控OsPLS3第53-57页
第三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57-59页
    3.1 全文总结第57页
    3.2 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早衰突变体es-32的理化鉴定与基因定位
下一篇:抗胞囊线虫大豆种质资源与功能基因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