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弹性力学映射的电力系统能量结构及其在低频振荡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2 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问题概述第16-17页
    1.3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现状第17-23页
        1.3.1 低频振荡的机理体系第17-19页
        1.3.2 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第19-22页
        1.3.3 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第22-23页
    1.4 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第23-24页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第24-27页
        1.5.1 论文研究思路第24-25页
        1.5.2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25-27页
第2章 电力系统的弹性力学拓扑映射及能量函数构建第27-39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电力网络与弹性网络的相似性分析第28页
    2.3 电力系统的弹性力学拓扑映射模型第28-34页
        2.3.1 基于支路映射的弹性网络模型的构建第29-31页
        2.3.2 网络支路的映射模型第31页
        2.3.3 发电机支路的映射模型第31-33页
        2.3.4 负荷支路的映射模型第33-34页
    2.4 基于弹性力学映射的多机电力系统能量函数第34-38页
        2.4.1 映射弹性网络受扰后“功-能”转化过程分析第34-35页
        2.4.2 电力网络的能量函数第35-36页
        2.4.3 发电机的能量函数第36-37页
        2.4.4 负荷的能量函数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适于低频振荡分析的电力系统能量结构基础第39-67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弹性力学映射的电力系统能量函数特性解析第39-47页
        3.2.1 计及线路损耗的电力网络能量特性第40-41页
        3.2.2 发电机能量特性第41-45页
        3.2.3 考虑负荷模型的负荷能量特性第45-47页
    3.3 电力系统能量结构的基本概念第47-51页
        3.3.1 能量结构的定义第47-49页
        3.3.2 电力系统能量结构的构建第49-50页
        3.3.3 能量结构上能量与振荡的关系第50-51页
    3.4 基于能量结构的阻尼分散化表征基础第51-56页
        3.4.1 阻尼损耗因子第51-53页
        3.4.2 阻尼损耗因子在低频振荡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第53-56页
    3.5 基于耗散能量的发电机控制系统产生负阻尼机理解释第56-59页
        3.5.1 励磁控制系统负阻尼机理第56-57页
        3.5.2 调速控制系统负阻尼机理第57-59页
    3.6 仿真分析第59-65页
        3.6.1 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第59-60页
        3.6.2 WSCC3机9节点系统分析第60-65页
    3.7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基于电力系统能量结构的发电机阻尼评估方法第67-87页
    4.1 引言第67页
    4.2 基于能量结构的发电机阻尼损耗因子第67-72页
        4.2.1 发电机阻尼损耗因子指标第68页
        4.2.2 发电机阻尼损耗因子指标与阻尼比的关系第68-70页
        4.2.3 多振荡模式下发电机耗散能量成分分析第70-72页
    4.3 多振荡模式下振荡特征提取第72-77页
        4.3.1 多尺度线调频基稀疏信号分解方法第72-73页
        4.3.2 基于MCSSD的振荡特征提取第73-75页
        4.3.3 方法有效性验证第75-77页
    4.4 基于能量结构的发电机阻尼评估方法第77-79页
        4.4.1 发电机阻尼评估方法实施流程第77-78页
        4.4.2 关于方法在线应用的讨论第78-79页
    4.5 仿真分析第79-85页
        4.5.1 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第79-82页
        4.5.2 实际系统分析第82-85页
    4.6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能量结构的时域特征在低频振荡在线分析中的应用第87-105页
    5.1 引言第87-88页
    5.2 电力系统能量结构中耗散能量的时域特征第88页
    5.3 基于支路型能量结构的低频振荡主导振荡路径在线识别第88-92页
        5.3.1 支路型能量结构第89-90页
        5.3.2 支路耗散能量指标第90-91页
        5.3.3 低频振荡主导振荡路径识别方法实施流程第91-92页
    5.4 基于端口型能量结构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阻尼在线溯源方法第92-95页
        5.4.1 计及风电的端口型能量结构第92-93页
        5.4.2 端口阻尼损耗因子指标第93-94页
        5.4.3 含风电电力系统阻尼溯源方法实施流程第94-95页
    5.5 仿真分析第95-104页
        5.5.1 IEEE16机68节点系统分析第95-101页
        5.5.2 实际系统分析第101-104页
    5.6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9页
附录第119-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9-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控释尿素和氯化钾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下一篇:火电机组建模及快速变负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