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MoS2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6页
    1.1 二维层状材料概述第14-15页
    1.2 二硫化钼(MoS_2)概述第15-27页
        1.2.1 MoS_2的结构第15-17页
            1.2.1.1 MoS_2的晶体结构第15-16页
            1.2.1.2 MoS_2的电子结构第16-17页
        1.2.2 MoS_2的制备方法第17-22页
        1.2.3 MoS_2在电催化析氢方面的应用第22-27页
    1.3 石墨烯简介第27-35页
        1.3.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8-32页
        1.3.2 石墨烯在电化学析氢方面的应用第32页
        1.3.3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第32-35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5-38页
    参考文献第38-46页
第二章 材料表征和测试方法及性能指标第46-68页
    2.1 二维纳米材料常用的表征方法第46-55页
        2.1.1 原子力显微镜第46-47页
        2.1.2 扫描电镜第47页
        2.1.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7-49页
        2.1.4 拉曼光谱第49-51页
        2.1.5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第51-52页
        2.1.6 荧光光谱第52-54页
        2.1.7 X射线衍射仪第54-55页
        2.1.8 x光电子能谱第55页
    2.2 电化学设备和测试体系第55-66页
        2.2.1 电化学设备第55-56页
        2.2.2 性能测试体系第56-57页
        2.2.3 性能测试方法第57-62页
        2.2.4 电化学性能评价参数第62-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三章 MoS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68-89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实验部分第69-71页
        3.2.1 样品制备第69-70页
        3.2.2 样品表征第70页
        3.2.3 工作电极的制备第70-71页
        3.2.4 电化学测量第7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1-81页
        3.3.1 形貌、结构表征第71-77页
        3.3.2 析氢性能分析第77-81页
    3.4 MoS_2/rGO复合电极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研究第81-85页
    3.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第四章 Ni_3S_4/MoS_2@氮掺杂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的研究第89-106页
    4.1 引言第89页
    4.2 实验部分第89-91页
        4.2.1 样品制备第89-90页
        4.2.2 样品表征第90-91页
        4.2.3 工作电极的制备第91页
        4.2.4 电化学测量第9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91-101页
        4.3.1 结构分析第91-92页
        4.3.2 XPS分析第92-93页
        4.3.3 形貌分析第93-95页
        4.3.4 BET分析第95-96页
        4.3.5 析氢性能分析第96-101页
    4.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第五章 三维柔性NiS@MoS_2@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的设计、制备和超电容性能研究第106-123页
    5.1 引言第106-107页
    5.2 实验部分第107-109页
        5.2.1 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107页
        5.2.2 三维NiS/MoS_2@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07-108页
        5.2.3 三维柔性NiS/MoS_2@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的制备第108页
        5.2.4 样品表征及形貌分析第108页
        5.2.5 电化学测量第108-109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109-113页
    5.4 NiS/MoS_2@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13-116页
    5.5 基于NiS/MoS_2@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第116-118页
    5.6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3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123-126页
    6.1 结论第123-124页
    6.2 展望第124-126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纳米材料掺杂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semi-Markov过程和Copula函数的风电系统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