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烟草工业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选择性吸附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功能化多孔新材料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7页
    1. 多孔材料概述第11-22页
        1.1 沸石分子筛材料第11-14页
            1.1.1 沸石的合成第12-13页
            1.1.2 沸石的应用第13-14页
        1.2 介孔分子筛概述第14-17页
            1.2.1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第14-16页
            1.2.2 介孔分子筛的功能化第16-17页
            1.2.3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第17页
        1.3 多孔碳材料概述第17-22页
            1.3.1 活性炭的合成和应用第18-19页
            1.3.2 碳纳米管的合成和应用第19-21页
            1.3.3 石墨烯的合成和应用第21-22页
    2.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液相吸附第22-29页
        2.1 选择性吸附第22-25页
            2.1.1 吸附作用第23页
            2.1.2 选择性吸附第23-25页
        2.2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液相吸附第25-29页
            2.2.1 烟草特有亚硝胺第27页
            2.2.2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去除第27-29页
    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7-41页
    1. 试剂与药品第37页
    2. 实验溶液的配制第37-38页
    3. 常用仪器第38页
    4. 常用测试方法第38-40页
        4.1 X射线衍射(XRD)第38页
        4.2 比表面和孔结构的测定第38-39页
        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9页
        4.4 程序升温热分析(TG-DSC)第39页
        4.5 热重-质谱测试(TG-MS)第39页
        4.6 样品的元素分析(EA)测定第39页
        4.7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第39页
        4.8 样品的红外光谱(FTIR)测定第39页
        4.9 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第39页
        4.10 光致发光(荧光)谱(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第39-40页
        4.11 原位红外实验(in-situ FTIR)第40页
        4.12 Zeta电势的测定第40页
        4.13 液相吸附亚硝胺实验第40页
        4.14 MO光降解测试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第三章 分子筛材料液相吸附烟草特有亚硝胺第41-76页
    第一节 沸石液相吸附烟丝萃取液中的烟草特有亚硝胺第41-49页
        1. 实验方法第41-42页
            1.1 材料制备第41-42页
            1.2 烟丝萃取液的制备与吸附第42页
            1.3 溶液中TSNA含量的检测第4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2.1 多孔吸附剂的结构性质第42页
            2.2 沸石吸附烟丝萃取液中的TSNA第42-47页
            2.3 讨论第47-48页
        3. 本节小结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第二节 沸石选择性吸附和催化降解4-(N-亚硝基甲基氮)-1-(3-吡啶基)-1-丁酮第49-61页
        1 实验方法第49-50页
            1.1 材料第49页
            1.2 沸石对NNN和NNK的催化降解研究第49-50页
        2 结果和讨论第50-58页
            2.1 吸附剂的结构性质第50页
            2.2 分子筛对水溶液中TSNA的吸附第50-52页
            2.3 NNN和NNK在NaZSM-5沸石上的降解第52-56页
            2.4. 讨论第56-58页
        3 本节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三节 质子的影响:HZSM-5沸石捕获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第61-76页
        1. 实验方法第61-62页
            1.1 样品和溶液的制备第61-62页
            1.2 卷烟烟气中TSNA含量的测定第6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62-73页
            2.1 吸附材料的结构性质第62-63页
            2.2 HZSM-5沸石对TSNA的液相吸附第63-65页
            2.3 HZSM-5沸石对TSNA的催化降解作用第65-69页
            2.4 HZSM-5吸附烟气中的TSNA第69-70页
            2.5 讨论第70-73页
        3. 本节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四章 碳材料对烟草特有亚硝胺的选择性吸附研究第76-108页
    第一节 活性炭液相吸附烟草特有亚硝胺第76-83页
        1. 实验部分第76页
        2. 结果与讨论第76-81页
            2.1 改性活性炭的结构性质第76-78页
            2.2 改性活性炭吸附烟丝萃取液中的TSNA第78-81页
            2.3 讨论第81页
        3. 本节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3页
    第二节 ZnO改性的活性炭选择性高效吸附工业烟丝萃取液中的烟草特有亚硝胺第83-97页
        1. 实验部分第83-85页
            1.1 实验试剂和材料第83页
            1.2 表征第83页
            1.3 TSNA的液相吸附和洗脱第83-85页
            1.4 中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分析第85页
        2. 结果和讨论第85-94页
            2.1 结构表征第85-87页
            2.2 5ZnAC样品在烟丝萃取液中对TSNA的吸附第87-90页
            2.3 吸附后5ZnAC吸附剂中TSNA的洗脱第90-92页
            2.4 烟丝萃取液中中性致香成分的吸附第92-93页
            2.5 讨论第93-94页
        3. 本节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第三节 石墨烯对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新型择形选择性研究第97-108页
        1.实验部分第97-98页
            1.1材料第97页
            1.2 石墨烯和CNT对MO和AR的吸附第97页
            1.3 计算细节第97-98页
        2 结果和讨论第98-106页
            2.1 材料的结构性质第98-99页
            2.2 石墨烯和CNT对TSNA的吸附第99-101页
            2.3 石墨烯吸附NNN和NNK的机理研究第101-105页
            2.4 讨论第105-106页
        3 本节小结第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第五章 在SBA-15上原位聚合苯胺以构筑烟草特有亚硝胺的高效吸附剂第108-129页
    1. 实验部分第109-111页
        1.1 PANI修饰的SBA-15复合物的制备第109页
        1.2 烟丝萃取液中TSNA和烟碱的吸附第109页
        1.3 计算细节第109-111页
    2. 结果与讨论第111-126页
        2.1 PANI修饰的SBA-15复合物的表征第111-117页
        2.2 PANI修饰的SBA-15复合物对烟丝萃取液中TSNA的吸附第117-119页
        2.3 PNAI改性复合物吸附烟丝萃取液中的烟碱第119-120页
        2.4 TSNA在1P-S15复合物上的吸附机理第120-123页
        2.5 讨论第123-126页
    3. 本章小结第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9页
第六章 使用ZnCl_2作为模板剂简易合成高效多孔g-C_3N_4第129-141页
    1. 实验部分第129-130页
        1.1 g-C_3N_4的制备第129页
        1.2 MO的降解第129-130页
    2. 结果和讨论第130-139页
        2.1 多孔g-C_3N_4的结构性质第130-134页
        2.2 多孔g-C_3N_4光催化降解MO第134-137页
        2.3 讨论第137-139页
    3. 本章小结第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1页
结论与展望第141-143页
已发表论文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超高压的改性技术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脱落酸和生长素调控香蕉及草莓果实成熟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