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课题缘由 | 第9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宋代陶瓷开光式构图的形成背景与影响因素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唐代金银器纹饰的演变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宋代海外贸易下的异域文化交流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宋代文人画的盛行 | 第19-22页 |
第四节 市井文化的兴起与瓷枕的发展普及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宋代陶瓷开光式构图的样式特征 | 第24-52页 |
第一节 以“单”为美的构图设计 | 第24-29页 |
一、单独式构图设计 | 第24-25页 |
二、间隔式构图设计 | 第25-26页 |
三、衬托式构图设计 | 第26-27页 |
四、多面式构图设计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因器而变的外轮廓形式 | 第29-33页 |
一、几何形 | 第29-30页 |
二、自然形 | 第30-33页 |
第三节 虚实相依的地子处理 | 第33-36页 |
一、素地 | 第33页 |
二、纹饰地 | 第33-36页 |
第四节 异同交错的纹饰题材 | 第36-44页 |
一、以人物为主的民风情境 | 第36-37页 |
二、以山花为主的畅意自然 | 第37-38页 |
三、以鸟兽为主的妙趣生灵 | 第38-40页 |
四、以文字为主的诗言佳句 | 第40-41页 |
五、以祈福为主的祥寓图案 | 第41-44页 |
第五节 装饰的表现手法分类 | 第44-52页 |
一、刻划花 | 第45-47页 |
二、剔花 | 第47-48页 |
三、印花 | 第48-49页 |
四、釉下彩绘 | 第49-50页 |
五、彩釉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宋代陶瓷开光式构图样式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价值 | 第52-61页 |
第一节 艺术风格 | 第52-55页 |
一、严谨典雅的审美诉求 | 第52-53页 |
二、以理为约的哲学精神 | 第53-54页 |
三、淳朴善良的世俗情怀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审美价值 | 第55-61页 |
一、器以载道 | 第55-56页 |
二、承前启后 | 第56-61页 |
第五章 宋代陶瓷开光式构图样式的影响与传承 | 第61-66页 |
第一节 与同时期艺术门类图案的影响 | 第61-63页 |
第二节 理念的传承与形式的创新 | 第63-66页 |
一、对现代陶艺装饰构图设计理念的启示 | 第63-64页 |
二、从程式化到自由创作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附录一:宋代常见瓷枕造型一览表 | 第67-68页 |
附录二:本文收录的具有开光式构图样式的宋代陶瓷一览表 | 第68-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图表来源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