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复合材料中两相共存与量子限域的协同作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热电材料的应用 | 第10-11页 |
1.1.1 应用历史及现状 | 第10页 |
1.1.2 应用前景 | 第10-11页 |
1.2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1 热电效应及性能指标 | 第11-12页 |
1.2.2 提升热电性能的途径及困难 | 第12-14页 |
1.3 热电复合材料中的功率因子提升途径 | 第14-17页 |
1.3.1 能量过滤效应 | 第14-15页 |
1.3.2 两相共存效应 | 第15-16页 |
1.3.3 量子限域效应 | 第16页 |
1.3.4 渗流效应 | 第16-17页 |
1.4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1 选题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计算方法 | 第18-23页 |
2.1 基于昂萨格方程的输运系数计算 | 第18-21页 |
2.1.1 昂萨格方程 | 第18-19页 |
2.1.2 两相共存时输运系数的解耦 | 第19-21页 |
2.2 基于玻尔兹曼方程的输运系数的计算 | 第21-23页 |
2.2.1 弛豫时间近似下的玻尔兹曼方程 | 第21-22页 |
2.2.2 密度泛函理论及群速度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两相共存效应增强功率因子的物理机制 | 第23-34页 |
3.1 连接度理论 | 第23-25页 |
3.2 一维情形下输运系数 | 第25-27页 |
3.3 2-2并联复合材料的功率因子 | 第27-28页 |
3.4 2-2串联复合材料的功率因子 | 第28-30页 |
3.5 功率因子增强的机制分析 | 第30-33页 |
3.6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二维原子薄膜中的量子限域效应 | 第34-40页 |
4.1 二维热电材料 | 第34-35页 |
4.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35-39页 |
4.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量子限域与两相共存的协同作用 | 第40-44页 |
5.1 二维面内异质结 | 第40页 |
5.2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5.4 小结 | 第43-4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