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1.2 频率选择表面概述及应用 | 第17-20页 |
1.3 空间电磁波调控的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1.3.1 基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的空间电磁波调控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2 基于人工电磁表面的空间电磁波调控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9-32页 |
第2章 频率选择表面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 第32-56页 |
2.1 频率选择表面的工作原理 | 第32-46页 |
2.1.1 微观解释 | 第32-34页 |
2.1.2 基于电磁场理论的FSS工作原理分析 | 第34-40页 |
2.1.3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FSS工作原理分析 | 第40-46页 |
2.2 频率选择表面的分析方法 | 第46-55页 |
2.2.1 数值方法 | 第46-50页 |
2.2.2 等效网络法 | 第50-53页 |
2.2.3 等效电路法 | 第53-5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基于FSS的电磁通带方波化调控研究 | 第56-78页 |
3.1 具有电磁通带方波化特性的FSS结构设计 | 第56-65页 |
3.1.1 基于互导纳法的优化思路 | 第56-58页 |
3.1.2 对称双层FSS级联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58-65页 |
3.2 中间层介质的等效替代 | 第65-67页 |
3.3 电磁滤波特性的仿真计算 | 第67-72页 |
3.3.1 等效替代前对称双层FSS级联结构的滤波特性 | 第67-69页 |
3.3.2 等效替代后对称双层FSS级联结构的滤波特性 | 第69-71页 |
3.3.3 等效替代前后的滤波特性对比 | 第71-72页 |
3.4 实验验证 | 第72-76页 |
3.4.1 样件的制备及测试 | 第72-74页 |
3.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4-7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基于FSS的电磁通带/阻带切换调控研究 | 第78-94页 |
4.1 具有电磁通带/阻带切换功能的FSS结构设计 | 第78-80页 |
4.2 电磁通带/阻带的切换机理分析 | 第80-81页 |
4.3 电磁滤波特性的仿真计算 | 第81-87页 |
4.3.1 场路协同仿真 | 第81-83页 |
4.3.2 滤波特性研究 | 第83-84页 |
4.3.3 表面电磁场分布 | 第84-87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87-92页 |
4.4.1 馈电网络设计 | 第87-89页 |
4.4.2 样件的制备及测试 | 第89-90页 |
4.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90-9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5章 基于频率选择超表面的波束偏折调控研究 | 第94-114页 |
5.1 惠更斯单元的设计 | 第94-102页 |
5.2 具有电磁波束偏折特性的频率选择超表面设计 | 第102-107页 |
5.2.1 电磁波束偏折机理 | 第102-104页 |
5.2.2 频率选择超表面的表面电导纳和磁阻抗分布 | 第104-106页 |
5.2.3 频率选择超表面单元结构 | 第106-107页 |
5.3 电磁滤波特性的仿真计算 | 第107-110页 |
5.4 实验验证 | 第110-112页 |
5.4.1 样件的制备及测试 | 第110-111页 |
5.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111-11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14-11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