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复合地基含义及分类 | 第13页 |
1.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1.3.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原理及其复合地基承载机理 | 第18-26页 |
2.1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原理 | 第18-20页 |
2.1.1 水泥土的水化反应 | 第18-19页 |
2.1.2 水泥土的离子交换与颗粒聚集作用 | 第19页 |
2.1.3 水泥土的凝硬反应 | 第19-20页 |
2.1.4 水泥土的碳酸化作用 | 第20页 |
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分析 | 第20-23页 |
2.2.1 两个重要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2.2 承载机理分析 | 第22-23页 |
2.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一般破坏模式分析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第26-44页 |
3.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3.1.1 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2 面积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3 桩长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第28页 |
3.1.4 桩体强度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现场静载荷试验法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第29-30页 |
3.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 | 第30-31页 |
3.4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第31-32页 |
3.5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 | 第32-33页 |
3.6 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 第33-34页 |
3.7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修正计算公式 | 第34-43页 |
3.7.1 折减系数 λ 和sβ 的提出 | 第34-37页 |
3.7.2 单桩承载力折减系数 λ 的取值分析 | 第37-38页 |
3.7.3 桩间土承载力修正折减系数sβ 的取值分析 | 第38-40页 |
3.7.4 修正计算公式的提出与讨论 | 第40-4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工程算例应用 | 第44-54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4-51页 |
4.1.1 工程概况 | 第44-45页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5-48页 |
4.1.3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 第48-50页 |
4.1.4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 | 第50-51页 |
4.2 应用公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 第51-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54-66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介绍 | 第54-56页 |
5.3 利用ANSYS有限软件模拟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 第56-65页 |
5.3.1 基本计算假定及相关本构关系模型 | 第56-59页 |
5.3.2 选取分析模型 | 第59-61页 |
5.3.3 模型计算参数 | 第61-62页 |
5.3.4 模型的离散化 | 第62-63页 |
5.3.5 边界条件及加载 | 第63页 |
5.3.6 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